老贝之《热情》

今天去看了unstoppable,详情日后再述。我非常喜欢Denzel Washington,不是花痴的那种,是把他当爹的那种。他就老演这种角色:刚毅、沉着、在适当的时候温情脉脉。我总是幻想有个这样的爹,勤恳工作的蓝领,每天按时回家吃饭,说说工作的时候都出了些什么故障,晚上端杯啤酒看什么无聊的体育比赛,一脸自豪地告诉别人说自己女儿在酒吧里做招待(而且看意思是很low的那种酒吧),要紧时候干该干的事……

看完片出来去fnac逛,特别去找老贝的《热情》,这是跟DW这个“爹”形象固定联系在一起的一首曲子。

我记得第一次听到是在一部重口味的日本电视剧里——当时我的智商还不足以记得什么连贯的剧情,就记得有个装了假手的女人(有个场景是她把自己的手套咬下来向人介绍自己的假手,让我印象深刻),然后有个弹钢琴的女孩因为练《热情》差点报废了手指,所以基本上就是记住了那个重口味场景和老贝的《热情》(还有老肖的《革命》,不过这个记忆后来被Touch洗过了)。

过了几年之后,我第一次坐海轮旅行——从上海开到青岛,两天一夜。第一眼看到海轮的真实size时我那个小心肝跳得(当时还没见过飞机),更惊奇的是它停在水上!但是船一开进大海,这艘原本让我惊讶“世界这么大!”的轮船立刻变成一颗掉在沙漠里芝麻。当时台风刚刚过去,海上的风浪很大,我在船上主要的业余活动就是——吐。基本上从睁开眼一直吐到睡着为止。

第二凌晨我被饿醒了,吃了点零食又想吐,就跌跌撞撞跑到甲板上(不记得谁告诉我的站在甲板上比较不容易吐),只见早有一群人散布在甲板的一头吐来吐去。正当我吐得不知今夕是何年时,太阳升起来了。那一刹那,所有人都不吐了,眼睁睁地看着一只煎蛋从锅底一样黑的海平线上被拎出来,众人一齐发出了一声欢呼,然后——接着吐。

后来再听到老贝的《热情》,总是想到这个特定的凌晨,觉得不管浪再大,吐得再难受,只要再撑一会儿,太阳就会出来了。太阳总会出来的,一定会出来的,即使我们船难了,所有人都吐死了,在我们的尸体上,太阳仍旧会出来的。Grenn Gould弹的《热情》就真的像船难了……要不然就是这艘船行驶在永夜的极圈内~~~

La princesse de Montpensier

最近忙着写年终报告,又要应付老板,还有准备跳槽的面试,实在打不起劲道来写长篇观后感。但是好巧不巧,昨天的电影课解析的正是同位导演拍于70年代的旧作,老师在讲解途中自然不断拿本片作例证与比较。就他的观点,这是一部不错的古装片,因其“去戏剧化”,镜头“疏离化”,因此将观众带入那个时代背景。

我却不以为然。如果目的是要拍一部“史诗”性质的历史片或者“返古”性的田园片,在细节上去戏剧性,在人物塑造上给出距离,是一种方法,但是史诗片需要有冲突的情节,田园需要有深度的思考,这样观众才不会在回到那个时代的同时丢掉了故事失去了人物。而老佛爷夫人的短篇小说,绝对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老佛爷夫人,在法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较之雨果巴尔扎克等人亦毫不逊色。甚至就索邦文化课老师的意见,我们可以不读雨果的诗不读司汤达尔的小说,但是有两样作品一定必需绝对要读——莫里哀的戏剧和老佛爷夫人的小说,前者是法国戏剧的祖师,后者是法国小说的先驱。

然而在文学价值上,这两样“必读”作品却远不在同个水平级上。当年为平民所作的莫里哀戏剧今天仍然上演而不息,而用于上游社会沙龙消遣的“老佛爷夫人的小说”却成了一种表达方式,正如我们中国人说“琼瑶剧”——如果有一部文辞优美的小说描写一位花见花开车见爆胎的年轻女性,她赢得了全书几乎所有雄性的倾慕,却因为自己身份与所处历史背景的原因,不得不挣扎于美满的婚姻与热切的爱情之间,反反复复神伤不已,在现代法国它就会被称为“老佛爷的小说”。

老佛爷因自身生长环境的缘故,对平民的生活一无所知,故此只会描写一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只好用爱情来自我折腾的天之骄女骄子,除了“角色个性与历史环境所造就的悲剧”这种基调颇可玩味外,很难说有什么高深的思想境界。一般说来,这些小说多是些无病呻吟只堪用于打发时间用的苍白肤浅之作。
另一方面,也正因这位夫人出身名门熟悉法国宫廷,因此她笔下所描写的上流社会的生活习惯与一些皇室形象,颇有文献价值。再则在这位夫人所处的时代,作为第一位现代小说家,其笔下的女主角有一丝萌芽中的女性主义的意味在,她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执行自己的使命,在汹涌的感情面前责问自己的处境,她们更多专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自己的位置决定自己要走的道理,比起今时今日仍然在中国电视屏幕上为了赢取某男的倾心而要生要死的偶像剧女主角来倒更有现代独立的意味。
角色内心理智与感情,责任与自由之间的角力是贯穿了这位夫人几部小说的主要冲突。围绕这些教养优异的贵族小姐公子们面对家庭甚至国家的责任与自己内心煎熬的感情之间的挣扎彷徨,老佛爷夫人做了大量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环境因素的铺垫衬托,也成为后世“心理小说”的典范。

综上原因,在其所处的时代,这位夫人于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则今时今日,当自由恋爱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当现代女性已经拥有足够的自主意识与独立能力,再来改编这位夫人的短篇小说,其难度并不亚于改编《色戒》(原著La princesse de Montpensier的长度跟《色戒》亦相似)。而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让观众理解主角的动机。

作为两部有意“复原那个年代”的电影,此片与《色戒》在历史还原度上可谓同样的忠实细致。如同中国乃至美国的观众都被汤唯的腋毛惊诧,现代法国观众面对那个时代贵族的“新婚之夜仪式”也很大反应。本片很有兴致领观众参观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主人和仆人如何休息,主食都吃些什么,如何处理个人卫生(比如刮舌苔),怎么医治疾病(放血),法国各地领主和巴黎王室之间的关系,贵族女子闲在家里都做些什么,贵族男子们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就决斗起来,等等,另外服装建筑无一不讲究。如果说有人对法国的宗教战争有所了解又对当时期的法国上流社会生活情况感兴趣的话,这倒是一部不错的寓教于乐的片子。

但是回到“动机”这个问题,本片比之《色戒》剧本的酝酿经营就相差很远了。
同样是采用女性视角,以女性为绝对主角,纪录一个女人从单纯无知充满无限美好可能的少女到经历世事情感变化的轻熟女的成长过程,在《色戒》中一切故事都是围绕王佳芝展开的,我们看到她走的每一步错与她经历同样的绝望和紧张,与她生出共鸣并最终能了解她的决定,不然“特务刺杀汉奸结果坠入情网还搭上自己”这个故事会显得cliché,这是一个酝酿的过程。

而本片却是以Lambert的角色切入的,编剧的目的可能是想以此先介绍一下本片的大背景。不过实际情况就是,如果不了解老佛爷夫人的观众,很容易将他误解为第一主角,并试图从他的角度来切入电影(人类本性,先入为主)。而Mélanie Thierry,先不论她的长相是否符合“古典审美”,她的存在感或者说气场亦不足以从半路杀出即从Lambert Wilson的手上拉回观众的视线——两位配戏的年轻男演员也没帮上忙(倒是演Duc d’Anjou的Raphaël Personnaz表现得不错),于是除了最后以她的话外音结束这个故事能表白这本是一个“属于她”的故事之外,这整部电影的冲突中心感觉上根本不在女主角的内心变化,而在于Lambert的心理活动。
当然这一部分导演也要负责任,比起角色内心与角色之间的冲突,导演明显更执着于抓紧一切机会展现当时的社会场景。于是一切的解释,一切的tension,都消失在这些“展现”之外。Lambert为什么爱上Mélanie,Mélanie对于Gaspard到底怀抱着如何足以自我毁灭的热情,Grégoire跟Mélanie之间除了夫妻之义还有什么样的情愫存在,等等等等……Grégoire出外征战——按照原著所说,足足有两年时间,这两年时间里,Mélanie的寂寞,她和Lambert之间的接触,如果给一点空间和时间去创造一些moment,就不至于在Lambert说出je vous aime的时候吓人一跳了。这些moments的缺失,也阻碍了女主角的成长,如果没有读过小说,很容易觉得她一直到电影的最后都只是开始的那个花痴女孩,她为什么答应嫁给后来的丈夫——这是老佛爷小说中一个重要的时刻,是理智压制感情的时刻,后来又为什么与以前的情人藕断丝连,到底她在想什么……观众始终是一头雾水。

于是这就变成了“A和B相爱,但是A却嫁给了C,C因为深爱着A而敌视B,同时D和E也不求回报地爱上了A”,这样的一个cliché,丧失了老佛爷心理描写的张力,失去了角色的成长,只保留了老佛爷小说中最为薄弱苍白的一部分——无聊的爱情故事和纠结的人物关系。中国有琼瑶片,韩国有偶像剧,美国有Twilight,这样的故事全世界都不缺,任何时候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