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底,再等十年吧,是说如果有耐心的话

本人到底是否“保守派”不由个人说了算,但是如果被十八岁刚成年儿童纠缠,会惊慌“这个世界怎么变这么疯狂”,然后条件反射地强迫对方叫一声“阿姨”,那也算是自然的反应……吧。刚成年儿童耸耸肩说现在全世界都是关于老女人的爱情故事,比如本片。老女人……老女人?老女人!好吧,阿姨八〇年代生人,阿姨的确是老了,阿姨没有要装嫩的意愿。正当阿姨扶额消化“老女人”这三个字的时候,人家突然说“不如一起去看吧”。阿姨接受不了这样跳跃性的思维,于是阿姨还是一个人去看。

虽然有大美女,但是电影只被安排在两个影院的小厅上映,看来ugc对于本片的票房并不报太大希望。看这个配置,其实猜也猜到了,这位年轻时被配给大叔,生活中也找了个大叔的美人,现在在屏幕上的专业就是搞姐弟恋。过程没有太多惊喜(zeta的表演倒是蛮有些看点的),不外乎爱情轻喜剧那些桥段(然而什么糟糕的约会之类的永远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啊)。只是结局的地方,突然现实了一把,然后继续梦幻,如此一来,梦幻也便真了几分现实的味道,嗯——啊,阿姨必须要把这种奇怪的想法甩出脑袋(摇头ing)。

不过我想看zeta-jones也算值回票价了吧。实话说有人会不爱她呢?巧克力色的眼睛,微笑的花瓣样的嘴唇,饱满的身材,自然天成的御姐风范~~~谁不想看她发丝凌乱眼神迷离的样子(是说我对她老公种种羡慕嫉妒恨远远超过了对于大叔的天生好感)。所以男主小盆友轻易沦陷,可以理解。不过人类的年龄这个东西,不是用绝对值来衡量的。比如假如我20岁时想推倒一个五岁的,那么在任何一个国家我都应该被拉去坐电椅,但假如是我30岁的时候想推倒15岁的,那么只在有些国家构成犯罪,而假如我40岁的时候想推倒25岁的,我就是Demi Moore……啊,不是,我是说,这就变成爱情轻喜剧了,而假如我80岁的时候想推倒65岁的,我想,根本就不会有人care吧

所以40岁的女主和25岁的男主组成家庭就太梦幻了——女人的事业呢?男人的事业呢?如果那个孩子真的生下来,接下来的剧情太难编排了。而45的女主和30岁的男主再度牵手,似乎就变得现实了一些。因为两个人都已经在自己的空间里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活,看够了外面的世界,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有这样的信心去坚守(我说这个故事真的跟Moore阿姨和Kutcher这一对没关系吗?!)

阿姨我呢今年还没有到三十岁,各种各样的不想犯罪。十八岁神马的,请再等十年……四十岁vs三十岁这样听上去会不会显得正常一点?

PS:关于这个“现在电影里的女主怎么一个两个都要离婚”的问题,我请某些童鞋放心,虽然是有一些“不安于室”的女人有了老公孩子还不满足还想要自我价值和独立生活,但是更多女人是渴望走入围城并且为此乐意承受冷热暴力身心虐待的,女性作为一个整体脱离父系社会所建立的一切用以保护男性私有财产的制度文明等等,还需要百年大概。

PPS:就算你把“无论贫贱富贵……”之类的誓言当放P,偷吃什么的也要有点尊重吧,好歹名义上也是夫妻不是。这种在自己孩子的生日会上公然偷吃并且以对方的不知情为情欲刺激的行为已经不在“忠与不忠”这个level上,而根本是“侮辱”性质了。换成我哪会离婚那么便当。老娘可没少看cm,discovery, csi, 还有各个侦探小说,我就算弄不死他也必需要先整残他再离婚。

PPPS: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突然莫名想到——虽然一穷二白没人没物没前途的,但我其实挺喜欢现在的生活的,我果然是个废柴。

音痴如何“欣赏”古典音乐-2

以下所有的话,请大家自动在前面加上“我个人觉得”,丁老师作为音痴,在这个话题上实在没有吵架的自信。

鲁老作为入门的选择,属于“举重若轻”那一挂的。《热情》这种在电视剧里号称可以把人手指练废的超难度级作品(不知道实际情况是否真这么难练),听他弹起来完全没有艰难感。他极少炫技或者对原谱做什么超常规的表现,所以听上去自然流畅朴实。

之所以后来被丁老师抛弃,也是基于他这个特色。贝多芬——重申是“在我心目中的”——绝对不是什么潇洒和善的人,而是个脾气很大个性很倔自视甚高有着伟大的心(参见前文的皇帝语录)却同时在音乐以外的地方有些许自卑的人,他将对众生的怜悯化成了愤怒,将希望化成了胜利的幻想,将他的这种愤怒与幻想倾入音乐,不会生出什么平衡而轻巧的东西,应该“一半是冰山一半是火焰”,用最强的理智才能控制住他那种极端的疯狂。他早期的作品的确像莫扎特(就跟《护花铃》完全是照金庸路数来写是一样的意思),这样和谐而轻巧的处理应该是ok的,但热情已经属于较晚的作品,那种难度完全不是老贝自己想炫技来使用,而是需要这样的力度才能表现他的感情(我一直觉得他要不是有音乐这个发泄口搞不好得精神病或者变态什么的)。

后来在经历过各种版本(其中也有些很诡异的,丁老师后面介绍)之后,找到了我的“最理想版本”,大家可以和鲁老的演奏方式对照一下,这个版本是Emil Giels的,他的老贝全集贵得让人飙泪(还tmd卖断货了),而且还没有录完……

http://www.youtube.com/v/flvTkhn4Mo4?fs=1&hl=fr_FR

没有鲁老那种“举重若轻”的感觉,这位完全是以“狂气”取胜的(请各位想像黄秋生在港片中演坏人的样子)。该轻的地方也处理得很轻巧,但到了重的地方,那个按键的方式完全就是手会废掉的感觉,琴键都被他手刀砍死了==(有兴趣的同学下载一个音质好一点的版本,应该很清楚听到他按键发出的声音跟人家不一样的)。不过这位大叔也很看状况,正常的时候就是“狂气”,不正常的时候弹的那个速度应该称为“发狂”才对,有一个他弹的版本听得我那个满头黑线,差点以为是在播快转~~~

另外还有两位也是某些时候我会转移感情的目标,其实在听到G叔之前,我最喜欢的是Alfred Brendel的版本,youtube上找不到他弹的第一部分,但即使到现在我还是偏爱他弹的第一部分,非常的恐怖(字面上的恐怖),虽然这个曲子名叫《热情》,但这种恐怖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非常合适,他的第三部分也是恐怖,好像在黑暗的树林中被追杀一样,很不安~~~在某些时候,丁老师会觉得“这才是对的”(话说人家想要他的全集……网上卖得比店里贵是怎么样啦!fnac你抽筋吗?)

http://www.youtube.com/v/OAGgiEGV_tg?fs=1&hl=fr_FR

另一位是Richter,他的版本听上去在“对比度”和“平衡感”找到了一个中间值,不过他的节奏让我有点不是很适应,好像过于潇洒和“行动流水”了,其实老贝在我印象更滞重一点

http://www.youtube.com/v/ZL_0uHI9Cio?fs=1&hl=fr_FR

至于诡异的版本,最奇怪的莫过于上次听到的Gould弹的那个版本……因为fnac只提供试听,我还特地回家找了个下载版本听完了,听得我差点跌倒。他把贝多芬完全弹成了~~~小受,圣母系的(非常优美,though)。那个分句之奇怪,那个节奏之吊诡,完全无法用言语形容。他不是在“诠释”贝多芬,根本是在“改编”啊(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要录老贝呢?嫩不是Bach专业户吗?)

http://www.youtube.com/v/GXjM2hrqO54?fs=1&hl=fr_FR

此外还有一个把贝多芬弹成爵士乐的John Ogdon(youtube上找不到相关视频,请google之)。我觉得这不是技巧的问题,我听过他弹的liszt,完全无障碍。而是某种奇特的理解(也许对某些同学来说这才是“切合的”)。那个分句的方式完全就是爵士乐……而且所有快速连音(丁老师不知道那个术语叫啥)全都糊在一起,不知道这位同学心里在想什么。

因为丁老师把这首曲子跟某个切身经历的海上场景联系在一起,所以很自然地想到以上两位同学都是把这首曲子演绎成了“海难”,Gould同学是船底漏水,Ogdon同学是马达坏掉。

说完了诡异的版本,下面是所谓“炫技”的示例。刚好最近听到的版本就是朗朗同学的。在fnac看到他的维也纳演奏live,因为卖太贵(而且封面有点那啥,他的专辑封面好像都挺给我泼冷水的),所以回来先下载了听看看。下面这个视频跟cd里的还是有点差别,不过风格就这样(另外建议各位易受视觉干扰的同学闭上眼睛听他弹琴)。

http://www.youtube.com/v/49KBYCja2tM?fs=1&hl=fr_FR

第一听的时候非常惊叹——虽然我一直觉得他比较适合贝多芬和李斯特(比较肖邦来讲的话)——但还是没想到他可以有如此表现。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演奏。音色极漂亮,水晶一样,而且这位同学技巧之强健以他这个年纪来说实在让人赞叹不止(就是说我冲这首蛮可以忽视掉那个封面……如果再卖便宜点我就收了)。

丁老师不知道朗朗同学在弹琴的时候是不是属于“放空”的状态,不过有些地方炫技得过了(就是说一般的完全没有听过这首曲子的音痴如果第一次听到的是朗朗同学的演奏,也会立刻意识到这是首难度多么高的曲子),就觉得太华丽炫烂。而丁老师心目的贝多芬——说过了——是个用自己代表所有正在或者即将受到苦难的人以音乐为武器而指控而斗争,极少会纯粹为了“好听”而去写乐曲,所以技巧还是控制在一个低调的程度为目的服务比较好,否则真的就不如去弹李斯特了。其实之前几位老前辈在技术上不会输给朗朗同学,但是“炫”的意味就没有这么明显,这是把技术全都用于表现主题去了。否则初听之下或许惊艳,久听就会觉得“单薄”而缺少余味了。

PS: 说起来丁老师还是很期待这位同学的。只要再增加一点精神上的厚度或者人生历练什么的,也许中年之后会有一种风范出来(当然前提还是大家得闭着眼睛听他弹琴,否则画面很干扰,他这个弹琴张牙舞爪的习惯不知道怎么养成的)。

那么,以上,就是丁老师作为音痴给各位“同病相怜”的同学们的关于“入门”古典音乐的建议(其实我自己还趴在门边上呢)。最后还是这句话,一切都要有爱,否则就是自虐……完全没有必要的。

音痴如何“欣赏”古典音乐-1

关于这个问题,是回答音痴的同学们,虽然丁老师是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实在没什么发言权,但作为一个音痴,提供一点个人经验,希望众音痴有所启发吧。

先要定义一下“音痴”,也即指“五音不全”且(注意这个且字)没有节奏感的人(相信各位与我唱过K或者跳过舞的同学深有体会了),如果不是同时符合以上两点同学,可以退散了。丁老师是一点也没有供你们参考的地方。

给“音痴”下完定义之后,丁老师,作为一个好老师,要问同学们下一个问题——为毛要听古典乐?是说流行音乐或者摇滚音乐或者jazz或者new age难道还不够听吗?我觉得完全够了啊,甚至不喜欢音乐也一点无碍生活的,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咧?(而且丁老师现身说法——很费钱!)

经典的回答——也是比较能被人接受的回答是——为了陶冶性情。也有同学会举手说“听说多听古典音乐可以提高智商”。那么对于以上两个答案,丁老师的观察是这样:

1. 事实上如果大家有上过古典音乐论坛的话经常会看到一些“xxx就是弹得比xxx好,不解释”“xxx就是垃圾”“xxx跟xxx比连屁都不如”“你喜欢xxx啊?真是没品味”之类的话题(在中国最经典的莫过于李云迪和朗朗之争,有其中一位的名字出现的地方,必然有另外一位的粉丝进来批评甚至谩骂),而这些发言的同学无一不自称是浸淫于古典音乐之中,热爱古典音乐,不知听过多少版本多少名碟blahblahblah,不过在丁老师看来,伊拉的情操实在不怎么样,还比不上我们这些音痴,所以“听古典乐就能陶冶情操”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实据支持的——你的情操怎么样不是一两首或者一两百首曲子能解决的,如果听了半天古典音乐就是为了向人彰显自己品味多么“脱俗”并且“俯视众生”,那么我觉得贝多芬实在被这些人拉到等同于周杰伦(不是对周董有神马意见,我这么比方是充分认可他在流行音乐界的地位的)。

2.至于提高智商这点,丁老师本人就是个活生生的失败案例。丁师母(老师的母上的简称)不知道从哪本胎教书上看到“多听古曲乐可以提高孩子智商”这种说法的(应该说在80年代初这种意识还是蛮超前的),于是在怀孕期间不知道听了多少莫扎特~~~结果丁老师不仅没有成为神童,而且长大后还莫名的对莫扎特有排斥心理。所以古典音乐跟智商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待证明的。
而且各位音痴要切记一点,我们的大脑当中管音乐的那块相比普通人那是发育不良运行不佳的,也即是残障的。根据“补偿原理”,上帝为我们关上了这扇门必然为会我们多打开一盏窗,以丁老师的情况来讲,上帝补偿我的方式就是有时候会让有些同学觉得烦忧的逻辑思维。所以强行想推开上帝关上的门不如擦亮祂为我们打开的窗,也许能更快捷有效地提高室内光线。

除了经典回答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回答,很简单就是——装13。那么回到上题2,作为一个音痴,想通过音乐来装13是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我们想要装13也有其他更加快捷有效的方式。记住,条条大路通13,总有一条适合你。

所以最好的回答是什么呢?——丁老师常常说“要有爱”,如果对某一个演奏家,某一个作曲家,某一种音乐形式,甚至某一种乐器生出蓬勃的爱,那么追逐所爱将是唯一让我们不畏自身残障,克服难关的动力,因为只有这个理由的背后,有乐趣。

那么宇宙的开始:要有爱。

如果暂时还没有爱,但就是不放弃陶冶情操/提高智商/装13这种想法的话,那么——记得各言情小说当中男女炮灰的名言吧“爱情是可以培养的”,所以选择一个对象来培养爱(根据一般的说法莫扎特是比较理想的培养对象,但还是要看个人气质与个性的,比如莫扎特在我这里就失败了,反而一般被认为“不适合成为入门”的老贝成功了,所以还是先弄张什么古典合辑之类的听听看有没有自己可能的“心动男/女生”)。爱的培养方式丁老师结合自身经历想了想,有两条途径:

1. 与自身的经历取得联系。实际上这是丁老师对贝多芬生出爱的例子。当时丁老师困扰于“生命之于个体有何意义”的问题却不得跟任何人倾诉(同龄人会觉得你是神经病,大人大概会说“小孩子想这么干嘛?”然后把你晾一边),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是久久地注视着深渊呐,其实随时有跳下去的危险。这种要命的时候幸亏两个人把丁老师从悬崖边踢了回来,一个是皇帝,另一个就是老贝。这种心理刺激后来自动强化,以至于我每每在任何文艺作品中看到皇帝的名字皆受刺激,听到贝五皆热泪盈眶(后来被某位同学开玩笑说验证贝五是否演奏得好只要看我有没有哭就行了)。所以我想如果有意识地培养这种条件刺激,即每每在郁闷/悲伤/狂喜等等情绪起伏的时候固定放一首曲子(大家都知道巴甫洛夫犬的例子吧),应该也是可以造成同样的效果的。

2. 与画面取得联系。音痴对于音符和节奏没有认知度,但是记忆力会将旋律与当时的气味/画面等等结合而留下痕迹。比如丁老师本来因为厌恶俄国作家和俄国电影人(典型比如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塔可夫斯基,我每次看他们的作品都想死——是字面意思上的想死),所以也自动回避俄国音乐人,但是一部le concert最后那个让人不禁落泪的时刻让我突然对老柴感到兴趣。从理论上来说,这是第一条路的变招。所以多看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可以帮助音痴分辨和记住某些旋律,丁老师推荐Shine,钢琴课,1900,the pianist,贝多芬传,莫扎特传,le concert(如果是想从Chopin入手的话,倒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就推荐回避古早的那个革命版本,可以看休·格兰特演的那部)

在有爱之后,要如何展开追求呢?这跟泡美眉/迪底的过程差不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众:这是兵法吧,喂)。
如果是自然生出爱的,这个过程比较简单,丁老师个人是觉得音乐与灵魂是有某种联系的,一个人的天性,后天生活的环境,思维方式会决定其受吸引的音乐家类型(电影同理)。所以后来看到老贝传记的时候,我完全不惊讶于他所受的苦难和他个性上的缺点。其实在第一次听到贝五之后,我想起一句皇帝的话,虽然是伊拿来自夸的,但觉得送给老贝更合适(这里我用英语引用了)——The herd seek out the great, not for their sake, but for their influence; and the great welcome them out of vanity or need. 老贝就是那个the great,他自己是这么想的,事实上也比皇帝更达阵~~~所以他很少做纯音乐的东西,总是有某种目的性,而很多是我能理解的,即使我是音痴,但在某个神迹一样的moment与他取得了某种联系,也就是说在贝五的那个著名开场之后,我心里已经有一个贝多芬的形象存在了,所以倒是反过来因为了解这个人而了解他的音乐
如果是培养出的爱。那么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这个人相关的传记/书信(如果有的话)/别的喜爱此人的听众的意见与评价。然后自行判断自己喜欢且认同的地方,给这个人定个位置(反正我们也不是专业演奏者,定位偏差没什么关系,主要是找到自己喜欢伊并且能跟伊共鸣的point,从而给听伊的音乐找个切入点)。

追求到手之后就可以发展一下感情了。

丁老师初中的时候热爱武侠小说,但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市面上充斥着“金庸著 作”“古龙巨 作”(注意那个杯具的空格)之类的东西,而且港台的作家还流行互相捉刀(倪匡一个人就捉过金古),另兼有无良盗版商粗制滥造(当时的盗版业还没有现在那么有职业道德,什么漏字错排跳章比比皆是),为了辨明一本书的真伪好劣,共看武侠小说的同学几乎个个成了版本学的专家。再加上一些出版社的火星翻译者译的“世界名著”,丁老师养成了一旦喜欢一个作品就会比较其各个版本的习惯。

当你对一个作品产生感情,并且相当程序地了解(你脑中塑造的)那位作曲者之后,对于伊的某个特定作品的了解,就可以通过反复地不断听各个版本,比较其中的差别来细化强化。

丁老师是反对执着于听某些“名碟”或者“标准演绎”之类的,这是被别人的思维左右了自己的判断,让别人的审美决定了自己的耳朵。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一切的“好”或者“不好”应该尽可能摈弃所有偏见,由自己去鉴别,别人的“理想版”是别人的,性格不同见识不同的两个人对同一个作品完全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古典音乐的作曲家都已经死绝了,所以哪种理解才是“正解”是没有答案的。即使贝多芬在世,弹他自己的作品,在不同的心情之下,也可能弹出不一样的效果。
凡是能出唱片的都是拿得出手的演奏家,不至于有太离谱的出现,所谓一个演奏者的“好坏”主要是针对是否符合个人感受而言。尤其对于我等音痴来说,是否弹错音技巧是否有瑕疵等等的技术问题,只要不是很严重,我们应该坦然承认——自己是听不出来的(听出来就不叫音痴了)。我们能听出来的是什么呢——分句,停顿,轻重,缓急,音色,还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切合度,即这个人的演奏是否切合我们对这个作曲者的这首作品的想像的(所以丁老师最烦一些所谓“古典爱好者”不说点具体的特别,就在那里争“xxx就是弹得比xxx好”之类的无聊问题)。

在拿自己很熟悉的一个曲子说明版本比较的问题之前,丁老师要插入两点

1. 入门的话最好不要使用交响曲,贝五对我是个美丽的意外,实际上对于除贝三和贝五之外其他的交响曲我相当长时间的无能——交响曲太复杂太长篇。室内乐或者钢协之类的应该比较好,听上去会有角色感,像在听一个电影里的不同人物讲话一样。

2. 虽然丁老师反对“执着”听某个演奏,并且将之想当然的“最理想化”,但是一开始最好还是找个“公认较好”的版本。一般这种演奏会比较“正常”,即不会有太个性化的演绎出现,对于我等不会看谱的音痴来说,是了解一个曲子的大概结构比较好的途径,不会成为寻找“最切合版本”途中的绊脚石。像丁老师最近很沉迷的Samson François就是一个很不常规的Chopin演绎(包括他老师cortot),如果从他们入门的话大概会被带歪掉(只不过我偏好这种邪门的)。所以如果看上Chopin的话,正经的还是听Rubinstein或者李云迪(现场听过之后,我真觉得这位同学是个入门的好选择)

那么丁老师用来说明“版本不同,结果很不一样”的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之前曾经提到过的《热情》(Appassionata),以下所有链接来自youtube,请各位主动翻墙

丁老师听的第一个版本是Rubinstein。要说我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在完全没有任何资料参考的情况下一伸手买到了月光+悲怆+热情的卡带(对的,那是卡带的年代)。然后因为有听着声音睡觉的习惯,所以每天睡前就放这个。通常月光没完我就睡着了,但是估计是刚睡着还是浅睡,大脑还在记录外界的情况,再加上小时候对《少女疑云》(丁老师查到了片名不过没找到片源)的记忆,对热情也是一个烂熟于胸(甚至会在某种特定的时刻自动在脑内播放),一直听到这盘带完全报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