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痴如何“欣赏”古典音乐-1

关于这个问题,是回答音痴的同学们,虽然丁老师是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实在没什么发言权,但作为一个音痴,提供一点个人经验,希望众音痴有所启发吧。

先要定义一下“音痴”,也即指“五音不全”且(注意这个且字)没有节奏感的人(相信各位与我唱过K或者跳过舞的同学深有体会了),如果不是同时符合以上两点同学,可以退散了。丁老师是一点也没有供你们参考的地方。

给“音痴”下完定义之后,丁老师,作为一个好老师,要问同学们下一个问题——为毛要听古典乐?是说流行音乐或者摇滚音乐或者jazz或者new age难道还不够听吗?我觉得完全够了啊,甚至不喜欢音乐也一点无碍生活的,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麻烦咧?(而且丁老师现身说法——很费钱!)

经典的回答——也是比较能被人接受的回答是——为了陶冶性情。也有同学会举手说“听说多听古典音乐可以提高智商”。那么对于以上两个答案,丁老师的观察是这样:

1. 事实上如果大家有上过古典音乐论坛的话经常会看到一些“xxx就是弹得比xxx好,不解释”“xxx就是垃圾”“xxx跟xxx比连屁都不如”“你喜欢xxx啊?真是没品味”之类的话题(在中国最经典的莫过于李云迪和朗朗之争,有其中一位的名字出现的地方,必然有另外一位的粉丝进来批评甚至谩骂),而这些发言的同学无一不自称是浸淫于古典音乐之中,热爱古典音乐,不知听过多少版本多少名碟blahblahblah,不过在丁老师看来,伊拉的情操实在不怎么样,还比不上我们这些音痴,所以“听古典乐就能陶冶情操”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实据支持的——你的情操怎么样不是一两首或者一两百首曲子能解决的,如果听了半天古典音乐就是为了向人彰显自己品味多么“脱俗”并且“俯视众生”,那么我觉得贝多芬实在被这些人拉到等同于周杰伦(不是对周董有神马意见,我这么比方是充分认可他在流行音乐界的地位的)。

2.至于提高智商这点,丁老师本人就是个活生生的失败案例。丁师母(老师的母上的简称)不知道从哪本胎教书上看到“多听古曲乐可以提高孩子智商”这种说法的(应该说在80年代初这种意识还是蛮超前的),于是在怀孕期间不知道听了多少莫扎特~~~结果丁老师不仅没有成为神童,而且长大后还莫名的对莫扎特有排斥心理。所以古典音乐跟智商之间的关系还是有待证明的。
而且各位音痴要切记一点,我们的大脑当中管音乐的那块相比普通人那是发育不良运行不佳的,也即是残障的。根据“补偿原理”,上帝为我们关上了这扇门必然为会我们多打开一盏窗,以丁老师的情况来讲,上帝补偿我的方式就是有时候会让有些同学觉得烦忧的逻辑思维。所以强行想推开上帝关上的门不如擦亮祂为我们打开的窗,也许能更快捷有效地提高室内光线。

除了经典回答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回答,很简单就是——装13。那么回到上题2,作为一个音痴,想通过音乐来装13是种吃力不讨好的行为,我们想要装13也有其他更加快捷有效的方式。记住,条条大路通13,总有一条适合你。

所以最好的回答是什么呢?——丁老师常常说“要有爱”,如果对某一个演奏家,某一个作曲家,某一种音乐形式,甚至某一种乐器生出蓬勃的爱,那么追逐所爱将是唯一让我们不畏自身残障,克服难关的动力,因为只有这个理由的背后,有乐趣。

那么宇宙的开始:要有爱。

如果暂时还没有爱,但就是不放弃陶冶情操/提高智商/装13这种想法的话,那么——记得各言情小说当中男女炮灰的名言吧“爱情是可以培养的”,所以选择一个对象来培养爱(根据一般的说法莫扎特是比较理想的培养对象,但还是要看个人气质与个性的,比如莫扎特在我这里就失败了,反而一般被认为“不适合成为入门”的老贝成功了,所以还是先弄张什么古典合辑之类的听听看有没有自己可能的“心动男/女生”)。爱的培养方式丁老师结合自身经历想了想,有两条途径:

1. 与自身的经历取得联系。实际上这是丁老师对贝多芬生出爱的例子。当时丁老师困扰于“生命之于个体有何意义”的问题却不得跟任何人倾诉(同龄人会觉得你是神经病,大人大概会说“小孩子想这么干嘛?”然后把你晾一边),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是久久地注视着深渊呐,其实随时有跳下去的危险。这种要命的时候幸亏两个人把丁老师从悬崖边踢了回来,一个是皇帝,另一个就是老贝。这种心理刺激后来自动强化,以至于我每每在任何文艺作品中看到皇帝的名字皆受刺激,听到贝五皆热泪盈眶(后来被某位同学开玩笑说验证贝五是否演奏得好只要看我有没有哭就行了)。所以我想如果有意识地培养这种条件刺激,即每每在郁闷/悲伤/狂喜等等情绪起伏的时候固定放一首曲子(大家都知道巴甫洛夫犬的例子吧),应该也是可以造成同样的效果的。

2. 与画面取得联系。音痴对于音符和节奏没有认知度,但是记忆力会将旋律与当时的气味/画面等等结合而留下痕迹。比如丁老师本来因为厌恶俄国作家和俄国电影人(典型比如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塔可夫斯基,我每次看他们的作品都想死——是字面意思上的想死),所以也自动回避俄国音乐人,但是一部le concert最后那个让人不禁落泪的时刻让我突然对老柴感到兴趣。从理论上来说,这是第一条路的变招。所以多看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可以帮助音痴分辨和记住某些旋律,丁老师推荐Shine,钢琴课,1900,the pianist,贝多芬传,莫扎特传,le concert(如果是想从Chopin入手的话,倒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就推荐回避古早的那个革命版本,可以看休·格兰特演的那部)

在有爱之后,要如何展开追求呢?这跟泡美眉/迪底的过程差不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众:这是兵法吧,喂)。
如果是自然生出爱的,这个过程比较简单,丁老师个人是觉得音乐与灵魂是有某种联系的,一个人的天性,后天生活的环境,思维方式会决定其受吸引的音乐家类型(电影同理)。所以后来看到老贝传记的时候,我完全不惊讶于他所受的苦难和他个性上的缺点。其实在第一次听到贝五之后,我想起一句皇帝的话,虽然是伊拿来自夸的,但觉得送给老贝更合适(这里我用英语引用了)——The herd seek out the great, not for their sake, but for their influence; and the great welcome them out of vanity or need. 老贝就是那个the great,他自己是这么想的,事实上也比皇帝更达阵~~~所以他很少做纯音乐的东西,总是有某种目的性,而很多是我能理解的,即使我是音痴,但在某个神迹一样的moment与他取得了某种联系,也就是说在贝五的那个著名开场之后,我心里已经有一个贝多芬的形象存在了,所以倒是反过来因为了解这个人而了解他的音乐
如果是培养出的爱。那么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这个人相关的传记/书信(如果有的话)/别的喜爱此人的听众的意见与评价。然后自行判断自己喜欢且认同的地方,给这个人定个位置(反正我们也不是专业演奏者,定位偏差没什么关系,主要是找到自己喜欢伊并且能跟伊共鸣的point,从而给听伊的音乐找个切入点)。

追求到手之后就可以发展一下感情了。

丁老师初中的时候热爱武侠小说,但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市面上充斥着“金庸著 作”“古龙巨 作”(注意那个杯具的空格)之类的东西,而且港台的作家还流行互相捉刀(倪匡一个人就捉过金古),另兼有无良盗版商粗制滥造(当时的盗版业还没有现在那么有职业道德,什么漏字错排跳章比比皆是),为了辨明一本书的真伪好劣,共看武侠小说的同学几乎个个成了版本学的专家。再加上一些出版社的火星翻译者译的“世界名著”,丁老师养成了一旦喜欢一个作品就会比较其各个版本的习惯。

当你对一个作品产生感情,并且相当程序地了解(你脑中塑造的)那位作曲者之后,对于伊的某个特定作品的了解,就可以通过反复地不断听各个版本,比较其中的差别来细化强化。

丁老师是反对执着于听某些“名碟”或者“标准演绎”之类的,这是被别人的思维左右了自己的判断,让别人的审美决定了自己的耳朵。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一切的“好”或者“不好”应该尽可能摈弃所有偏见,由自己去鉴别,别人的“理想版”是别人的,性格不同见识不同的两个人对同一个作品完全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古典音乐的作曲家都已经死绝了,所以哪种理解才是“正解”是没有答案的。即使贝多芬在世,弹他自己的作品,在不同的心情之下,也可能弹出不一样的效果。
凡是能出唱片的都是拿得出手的演奏家,不至于有太离谱的出现,所谓一个演奏者的“好坏”主要是针对是否符合个人感受而言。尤其对于我等音痴来说,是否弹错音技巧是否有瑕疵等等的技术问题,只要不是很严重,我们应该坦然承认——自己是听不出来的(听出来就不叫音痴了)。我们能听出来的是什么呢——分句,停顿,轻重,缓急,音色,还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切合度,即这个人的演奏是否切合我们对这个作曲者的这首作品的想像的(所以丁老师最烦一些所谓“古典爱好者”不说点具体的特别,就在那里争“xxx就是弹得比xxx好”之类的无聊问题)。

在拿自己很熟悉的一个曲子说明版本比较的问题之前,丁老师要插入两点

1. 入门的话最好不要使用交响曲,贝五对我是个美丽的意外,实际上对于除贝三和贝五之外其他的交响曲我相当长时间的无能——交响曲太复杂太长篇。室内乐或者钢协之类的应该比较好,听上去会有角色感,像在听一个电影里的不同人物讲话一样。

2. 虽然丁老师反对“执着”听某个演奏,并且将之想当然的“最理想化”,但是一开始最好还是找个“公认较好”的版本。一般这种演奏会比较“正常”,即不会有太个性化的演绎出现,对于我等不会看谱的音痴来说,是了解一个曲子的大概结构比较好的途径,不会成为寻找“最切合版本”途中的绊脚石。像丁老师最近很沉迷的Samson François就是一个很不常规的Chopin演绎(包括他老师cortot),如果从他们入门的话大概会被带歪掉(只不过我偏好这种邪门的)。所以如果看上Chopin的话,正经的还是听Rubinstein或者李云迪(现场听过之后,我真觉得这位同学是个入门的好选择)

那么丁老师用来说明“版本不同,结果很不一样”的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之前曾经提到过的《热情》(Appassionata),以下所有链接来自youtube,请各位主动翻墙

丁老师听的第一个版本是Rubinstein。要说我的运气还是不错的,在完全没有任何资料参考的情况下一伸手买到了月光+悲怆+热情的卡带(对的,那是卡带的年代)。然后因为有听着声音睡觉的习惯,所以每天睡前就放这个。通常月光没完我就睡着了,但是估计是刚睡着还是浅睡,大脑还在记录外界的情况,再加上小时候对《少女疑云》(丁老师查到了片名不过没找到片源)的记忆,对热情也是一个烂熟于胸(甚至会在某种特定的时刻自动在脑内播放),一直听到这盘带完全报销为止。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