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秘密森林

​​​mi

我对tvN的“猜(老公/凶手)”系列是有“烂尾”以及“硬塞个结尾给你,管它圆不圆得回来”的心理阴影的,所以不打算轻易下笔。

现在到第十集还没有任何崩坏的迹象——比如男男女女感情戏拖棚,随便洗黑洗白——出现,那就可以写一写了。

开始撸的时候,只觉得“还算有意思,至少节奏快,人设也不浮夸,正好下酒”。真对这个剧生出好感来,是黄检去医院探永日载的那一次。永太巴巴地从病房里追出来想寻他做女婿。黄检当时疑心永检跟朴武成的死有关,要从永太口头探一点永检前男友的信息,而永太自然完全误会了,两个人各怀鬼胎地对话了一番顺便黑了一把曹偶吧的身高(笑)。

我特别喜欢这种小过场(第九集的吃饭戏也是,各人各色反应)。功夫到不到,往往就在这上面。永太急嫁女儿的心跟黄检“我知道你们想干嘛,然而你们这些愚蠢的凡人却总是get不到我”的态度,接上头之后向观众传递必要信息之余还造成了一味幽默。

一开始贴上“没感情”的标签,很容易就走上“木口木脸木心”或者轻微阿斯伯格的套路上。但黄检不是,他知道正常人会为了爱要生要死(而且不懂就问,毫无障碍地向韩警员咨询细节),懂得永太为女儿凑cp的愿望,也晓得永检对他的小心思,只是他就管接受讯号而反馈无能罢了。

但必要的时候他也可以,也愿意,配合你们演演。而且演得不尴尬,反正他也感知不到“尴尬”。

只有男主的这个特征立住,剧情后面才成立。

黄检知道“凡人做事都是针对另一个人去的,因为有了这个针对性,就会感情用事露出破绽来”。但他自己不会这样。不会因为喜欢或讨厌某个人就影响他对事件本身的判断和决策。所以,别人的感情都成了黄检眼中的阿喀琉斯之踵,而黄检自己全身每个毛孔都被冥河水浸得透透的。

韩警员是另外一种。她从来不针对任何人。同事可能受贿,就自己小心行事。署长和未成年有染,就劝署长道歉。不因为有人做了她不认可的事,就把对方看成眼中钉肉中刺,为了解冤报仇做出不顾大局的没脑事来。对自己喜欢的人(?)晕轮也不开大,从黄检那里拿到权珉雅的制服照也就很自然地怀疑上了他——受害者面前,只有证据。也就她这样,才没在开头十分钟里被黄检的尿性气出个好歹。两人反倒十分自然地生出信任感。

毕竟在“对事不对人”这方面,她和黄检是殊途同归的“无欲则刚”。这样就撇去了“社会正义”之类的话题。黄检一查到底因为他是检察官,韩警员一查到底因为她是警员,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的事。他们天然是秩序和原则的守护者。人物的动机简单鲜明没有摇摆的余地,才能在十几集里把网铺得这么大。

其他诸人性格各异,场面上的表现就不同(第九集的几场群戏特别明显),讲话办事的逻辑和风格就不同。都维持住了,还没有一个OOC的。

这剧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不足就是三个:大家都太爱偷听了也太容易被偷听了,这不科学(翻同事的办公室倒还真挺……现实的);徐检的人设本来就比较浮夸(所以上不了S大是吧),但一个人精检察官也不至于遇到点大小事就做出玫瑰铜铃眼的反应吧,演技实在太不来塞;裴斗娜有风格有个性不管你觉得她有没有颜都任性,那其他女演员的脸和妆能不能都往生活化的路线上走走,女二每天化得去演偶像剧似的。

PS一发:私意喜欢微笑嘴。可是嘴角上扬一朝流行起来就变祸害了。黎明是微笑花瓣嘴的元祖。但这个唇形跟他的五官很协调,于是压根没人注意到他脸上居然有这个卖点。过于突兀的嘴角上扬,不管是天生还是后天的,统统给人“一惊一乍”的不适感。

说到这个时候,可以来猜一发子凶手了。

目前两个案子。因为都是喝醉看的,细节没记全。大体如下。

第一桩是2017年1月16日(?)朴武成被人砍死于家中。凶手先查出朴氏住地附近有一枚前科者姜振燮以维修电视为生。然后潜伏在死者家中弄坏了电视,在死者联系了电视公司派人之后,将朴氏杀害。假扮成死者给姜振燮开门。

第二桩是在2017年的4月(?)朴武成用来“招待/威胁”公检法人员的“铃”权珉雅(金佳英)在住地附近被伏击。凶手用电枪将权氏击昏掳走。故意把她的手机扔在巷子里待徐检去拾。然后再把权氏运去朴氏的住所,将她捆绑在浴缸内刺伤。

要是为了杀权珉雅灭口,根本不用这个周张。显然就是要把事情闹大,让媒体给地检施压(题外一句,每看韩剧都要翻白眼:韩媒个个都是标题党,怎么夸张怎么来)。那么,第一件案子计划得如此繁琐,当然也就不是“杀人灭口后拉个垫背的”。凶手是寄望通过地检过失造成冤假错案,引起社会反响,从而揪出朴武成背后的巨大利益网。发现这招不灵后才出了权珉雅这个续集。

所以名侦探黄始木先生问权珉雅“凶手是不是我们这边的人”就多余。第一个案子要按凶手设计的方向走,那必须地检得比警察先到,而且到的那个地检必须得是黄始木。否则,以朴武成与警署和地检的关系,这个案子无论破不破不管怎么破都打不出朵水花。只有把黄始木牢牢地扯进来,才有能演出之后一系列的社会新闻。

凶手能查找朴氏住所周围的前科者,知道黄检和朴武成在当天见面,最重要的是——深谙黄检的性格行事和为人,那就只能是西部地检的内部人员了。

凶手在地检工作,却一心要曝光朴武成背后的利益网,那有三种可能:1.凶手极具正义感,看不惯公检法依法腐败的作派;2.凶手是与李昌俊对立的派系意图借助朴氏一案将李昌俊一族扳倒;3.凶手因这个利益集团吃了亏,于是报仇。

朴武成也许可说一句“死有余辜”,但权珉雅是无辜的——非但无辜,她本身亦是受害者。但凶手为了达成目的,不懂牺牲花季少女,所以“正义侠”可以排除。朴武成身中三刀,黄检判断不是有仇就是滥杀,如果是派系斗争,杀人不需此种情绪反应。所以,凶手就是报仇来的。

如果是被朴氏坑了,那为什么不等黄始木立案调查,以正规法律途径讨个说法?黄检在第二集,尹科在第九集,分别解答了这个问题。

朴氏真和黄检合作站出来指证,有釜山案的前车之鉴——即使行贿人自己跳出来指证,最后还是官官相护。永日载受贿案,索性连特调组也被遣散。如果一切照足流程走,那最后皆是然并卵。只有把媒体和舆论调动起来,才能确保特调组成立,只有让黄始木主持调查,才能挖出大树之下的深根。只有连根拔起,作恶者才会真正受制裁,而不是待时过境迁后换个职位重新混得风生水起(说到这里,有没有点似曾相识感)。

然而,为什么一定要是黄始木?黄检在没有找到确凿证据前,都不能肯定永日载是否接受贿赂。凶手为什么如此肯定黄检跟朴武成毫无关系?黄检跟韩警提过一嘴——朴武成亲口告诉他,在七年间拒绝他招待的只有两个人。不是一个,不是三个,是两个。这句台词这个数字绝不是随便胡绉的。其中一个是黄检。于是重点来了,另一个是谁?朴武成是不是也跟那个人说过“这七年间拒绝我招待的只有你和黄检”?

知道大家的脑容量不够,编剧特地在第九集重新梳理了一下时间线。

2013年,徐检将酒醉肇事逃逸的朴武成判无罪(根据之前李昌俊的回忆杀,这个判决也是他主张的) ,朴武成开始自由进出地检(由此判断,朴武成在公检法三司中,最后攻入检) 。2014年,李昌俊的岳父利用贿赂案挤走了永日载。调查贿赂案的特调组很快被解散(说明当时有更高层介入),所有参与过此案的人员均被发派(黄检被派出清州),当时特调组的负责人姜元杰 ——也即日后西部地检三部部长,黄检的直属上司—— 为了东山再起选择隐忍蛰伏。2016年11月(?)黄检目击朴武成指示权珉雅(当时仍未成年)“招待”,视频中显示权氏进入过李昌俊的房间,12分钟后与龙山警署署长携手离开。之后被债务缠身的朴武成扬言告发,黄检开始与之接触。

所以,杀害朴武成和伤害权珉雅的人,2016年底之前便与朴氏结仇,并在2016年底到2017年初之间掌握住朴氏的住所,生活习惯(比如在家里穿什么衣服),住房结构,住所周围的居民身份和活动——曾在服刑时意图自杀的前科者姜振燮 ,将车泊在朴氏住所对面的司机。

这人得多!有!闲!看黄检平时的工作量,哪个检察官有这么些功夫在两个月间搞掂这些信息?!而且朴氏案发那天是工作日,凶手因为收到朴氏要和黄检见面的消息就抽身去布置一切,时间过于自由。我一直在等剧集给出这个信息。​

第九集不负我望——根据系长的说法,尹科长因孩子在交通意外中离世(​差不多是2016年4到5月间的事)而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最近才回来”。尹科第一次露面是在姜振燮自杀之后,也即是2017年4月之后。可以推断,在朴氏遇害时,尹科应该还在“休息”中,自然有大把时间。部长姜元杰承认自己同朴武成吃过饭,但他是想把李昌俊拉下马的(李曾经暗示姜同“部长们时常聚餐”另有所图),还在暗中调查永日载案件。姜部要黄检“对尹科长好些,他真的很不错”,可以认定尹科是另一个拒绝朴氏招待的人。在问讯金泰均时,金称尹科“力气大”,合上了将昏迷的权氏捆绑入浴缸的“孔武有力”设定,而独子的死亡在任何剧集里都足以成为引爆点。

有作案动机,有作案时间,有作案条件。尹科是目前所有出场人物中最有嫌疑的。

但这个推理还有漏洞。警方发现姜振燮并非凶手并将此冤案公诸与众,姜振燮向地检发出伸冤信之后自杀,是将朴武成案闹成大韩民国第一案的两大关键因素。尹科却如何知道龙山警署里有韩警这一号人物(要不是韩警,再怎么费心留下血迹也没用),又能进一步诱导姜氏?

答案是:金正本。

黄检(以及观众)都发现这个好久不见的“中学同学”在朴氏一案后过于频繁出现在黄检面前。不仅如此,在黄检少年时的神经问题甚嚣尘上时,也是金正本的发言缓止了网络对黄检人格的质疑与攻击。在第九集里,他对韩警态度格外不同(韩警自我介绍完之后,他带头鼓掌)。而这个人被设定为没什么眼力见的理想主义者(吃饭戏,还有要求韩警帮忙寻找朴庆完一案的目击者),策划执行朴武成案的能力肯定是不足的,倒是很容易被利用。

应该是尹科干下了朴武成和权珉雅的案子,而金正本则在不知内里的情况下操纵了姜振燮和媒体。

​最后的问题是:李昌俊的根到底有多深?他不是个穷凶极恶之徒,一开始也不想受朴武成招待,即使在受贿之后仍然没对权珉雅下手,永日载之事他是愧疚的(他力主将朴氏案交给永检多少有点弥补的意思)​,打肚脐眼里看不上徐检这号人。只是被套住了,要往上爬。​

​从次长到检察长,现在已经是总统跟前的人了,这要说全靠个人实力肯定是说不过去的。这个剧黑了警察,黑了检察,还借朴庆完黑了一把军队​,这记可黑到青瓦台了。幕后boss难不成是总统本人?​要把去年的朴槿惠案变个现?

小二黑过年 —— 花儿与少年s3

这季撸了开头两集就弃了。

毕竟我把这当成个旅游真人秀在看。是真人秀,但首先还是得旅游。哪里好玩,哪里好吃,住宿交通有什么陷阱,日程要怎么安排才合宜,本土风情文化有哪些要注意的。我是要收集旅行贴士的。

然后,还有人际往来。遇到过几次跟陌生人一起N日行的,有时还得带队。苦头自然也吃了。也想看看多是人精的明星们怎么解决日常这些磕磕碰碰:争夺洗手间,作息不一致,体力相差大,趣味不整齐,之类的。

这个节目前两季展现的沟通和协调,都是负分滚粗。分还一季比一季负。

这季好像就想把这块躲过去(井柏然上季如此枪林弹雨挨过,这季还敢来,我也送他个“勇”字)。索性连行李都不收拾了,一群人直接乌扎扎地出发。酒店行程都不用操心,整天就是在吃饭上扣扣索索的。在巴西什么也没干光去弄花车了。我对看明星坐花车没兴趣。

非洲那么多要注意的地方——出关前的卫生防疫啊,自驾租哪种车合适啊,怎么确认和联系营地啊。结果只有风景人物公路片。哦,还有狗。

不知搞些什么鬼。光为了看这起子人按照节目组做好的行程玩项目,我撑不了。还不如去看当地旅游局拍的宣传片呢。风景肯定拍得更好看,游玩内容还更丰富。

后来听说澳洲玩得好些了。把最后几集捡起来看了下。

特别失望。节目的内容是比开头好些,但妹子们啊,太令人失望。

四男四女。四个男星,开车是他们,搬行李是他们,行李丢了联络的还是他们;买菜是他们,做饭是他们,吃完饭收拾整理的还是他们。
四枚女星,走到先挑房的是她们,早上赖床的是她们,胡买东西浪费的还是她们;吵架是她们,闹脾气是她们,闹完脾气……嗯,买热搜必然还是她们。

越看越令人疑惑——所以这趟旅行要这四个女人干嘛?没有她们,那四个男人倒省了劝架哄人的功夫,大概能玩得更神清气爽。但要没了这四个男人……估计那就得成一锅粥了。

节目组给女星的片酬,请了两个透明的,一个以为自己是来当大姐(实际却并没有“照顾”到任何人)和一个为网络撕逼提供源源不断灵感的。这么算起来,头两集我几乎没发现到她存在的赖雨濛,反倒是女生组里功能性最强的一个了。

我很怕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宠溺。“宠”是“上者对下者的偏爱”。宠物,宠儿,宠臣,所对应的“施宠”者就是人,母,君。“溺”是“过分,没有节制”。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地位高的能力强的那个对地位低的能力弱的那个过分的喜爱。这有很甜么?在对方的心里眼里,你是个指望不上的需要费心照顾才能活得好的货,这哪里甜?

但现在气氛就是这样。女的被默认为是“无用”的,有点用就出奇了。江疏影,宋祖儿,出一点点力,在网友看来就是“做很多了,做足够了,做太好了”,像娜扎没有拖后腿也被认为是“可以了,合格了”。饶是拖后腿的那个,“虽然情商低,但没有坏心眼,很真实很可爱”。而真正在做事的在操心在出力的,得到的批评却是“情商太低了,太情绪化了,不算好男人”。

可以用到字典里给“双标”这个词当示例了。

男人把事都干了不算,还要把话说得滴水不漏,就算真是女人做错了,也骂不得凶不得说不得,否则就是渣。妹子们点着张若昀和杨佑宁更好,因为他们能忍住不显露真实的情绪。言下就是旅行里她们很可能是要拖后腿的。但她们都觉得自己是很好的旅伴,至少张若昀和杨佑宁都不会嫌弃。

这也差不多就是在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了。这个社会假如默认女人就是没能力的出不了主意只会添乱只懂撕逼的,你当然就别想当leader了。你在群体活动中出的力越少,话语权就越小,地位就越无足轻重。话说这季有轮流当导游有轮到过那四个妹子么?当得称职么?前两季好说还有办事厉害的姐姐,这也是一季季地变负分。

除了打架和搬砖这些真.体能工作,我在任何时候都不赞同将两性区分对待。八个人的旅行,责任和义务都应该是分摊的。以前挑房间让姐姐先挑是敬老,这季就没这个道理了。就算男生们厨艺过硬热爱做饭,女生们就饭来伸手也是没道理的。

我看着,这几个妹子对于一路深受这样没道理的照顾非但没有半毛感恩之心,还统统觉得理所当然,即使她们真的赖了床也真的浪费了食物,只要被指责两句,她们就委屈起来,反倒是说她们的人有罪了。去国十年,大环境真的已经变得这样差了?

这季给人的观感就是女孩子们摆着好看的,除了皮囊之外其他能贡献的就是撕逼和戏精。势必要“宠溺”着她们,旅伴们连同观众们的日子才会好过。真是给社会提供了非常糟糕的信息,也不知道是不是节目组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