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曾经闪亮——Amour

当我们开始觉得时间快得惊悚的时候,就表示老了,跟其他许许多多指向“老”的路标——怕坐过山车怕上手术台——比起来倒也不算最刺眼的一个。辣末,一年又过去,权当围炉夜话罢(aka:以下碎碎碎碎碎)

曾经一度是很为“单身”这个状态烦恼过的,甚至恼到几乎要意气用事“随便那个看的且顺眼的你过来我们就凑一对罢”这样。彼时烦的动机不在内里——我向来觉得独自过活乐逍遥,而是被家人那样面红耳亦地燥得无名火烧着了。
家人中又以母上赶得最凶,社会言论自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三姑六婆聚一处不外乎就是“那谁谁的女儿年前结婚了嫁了谁谁的儿子”之类的话题,但这些只是催化剂,其实自打中学那会儿,母上已然在担心这件事体。80初有谁的家长曾经热情邀请跟踪独生女的男同学进来小叙,为女儿的暗恋日记雀跃不已?

我老娘是个浪漫主义的神经病?不是,她的理论是:没有一塌糊涂爱过的人,不幸福。如此而已。

以前流行过这样一个无理程度不亚于“我和你妈同时掉河里”的问题:爱跟被爱,你觉得哪个比较happy?当年曾有一个统计,具体数据当然不可能记得,但选“被爱”的得到压倒性胜利——尤其是女性。偏我们家的女人,挽着手站在少数的一边。
谁都可以得到“被爱”的待遇,一只猫一条蛇甚至一张桌子一个烧饼,都可能在某个天雷勾动地火,哪吒搅动东海的时刻,莫名其妙地被爱上被保护被照顾被不离不弃被祸福相依。

而能造出爱之主动态句子的,唯有人类而已。

没有一塌糊涂爱过、撕心裂肺哭过,固执不移念过的人,辜负了身而为高级动物最与众不同最妙不可言最蒙神恩宠的部分。当感激。在把真心当柴火烧并环绕篝火癫狂起舞不能自己的时刻,方才完成成人礼。以此,人世间不厌其烦地讴歌那些为情殉身的传奇——罗密欧同茱莉叶生死与共,祝英台对梁山伯贫贱不移。

我们以为催折“爱”之美丽的唯有时间、琐碎与诱惑而已。但是……最大的bug还在于我们只是人类而已。

861253-amour-de-michael-haneke-637x0-2 Haneke像夏末的蝉一样吸吮人性天然的弱点然后欢唱。我曾经一度想过他是不是对这类似乎伤口结疤后剥痂的乐趣上瘾。把他挡在一臂的距离——就像曾经历过死别的,罕少会欢迎福尔马林的气味……去你的大师!直到这部电影。

有些情节把你带入它设定的故事情境,去体验另一种人生去感受另一种情绪。这是最开始我喜欢影视的原因——只要投入去角色扮演,在一样长的生命线里可以多活成千上百的时间,而我显然天然擅长做这种事情:扮演另一个人。但是还有另一种,无论故事如何编排人物怎样塑造,最后带我们回到某些被埋藏的时刻重新感受认识那段经历——就像坐时光机围观曾经生命中的一部分。

Amour,对我来说,恰恰是后者。

我常常打趣那些以“白头偕老”为愿的朋友说“同年同月同日死这种是小概率事件,何况还有离婚啊意外啊之类,人生最后的终点总归是孤寂”,是开玩笑的语气心里也一直祈祷说伊拉求仁得仁无忧无虑。但是谁叫我真的在这种“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故事里打过酱油,自此对人性就有阴影。

大约也因为如此,跟很多人的观感不同,我从这部电影里得到的不是失望不是无奈,反倒是解脱同信心。而这都要感谢导演调试镜头技巧与现实氛围的极限能力,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甘心情愿地叫Haneke一声“大师”,绝无嘲讽的意味。

警察一个个房间探寻过之后才找到被鲜花拥簇的尸体——就像多数人总要经过些失落坎坷才能懂得人生之脆弱,是不同仅以一腔美好去克服的。
主角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淹在人群中。台上响着舒伯特的音乐观众却看不到演奏者,镜头凝视着黑暗中的观众,在前后左右穿着深色服装的各色人种衬映中,满头银发身着白色衬衣的Anne自然而然地吸引目光却没有受到追光灯特写一类的特出待遇。导演仿佛是在说“看吧,她就是所有人的未来”。

而且是最理想的未来——优雅老去了内心却有着能与舒伯特共鸣的激荡,有相濡以沫志趣相投的伴侣。若非凝滞的镜头,这个设定满可以接一个儿孙矛盾最后皆大欢喜的温馨家庭剧。于是剧本适时插入一段男女主角对“入室行窃”这一“小概率事件”的讨论,让平静的湖面平起涟漪,并为之后的“意外”埋下伏笔。这一则看似“闲谈”的对话,同Georges为Anne脱外套(失去保护)与Georges脱鞋(失去“走出”的方式陷入困境)的画面,实为开场的“动机”——Haneke是以古典音乐的方式精心架构了这部电影,才让看似戏剧张力的剧情串连成连绵的旋律。

至于乐章的主题已经在标题中表明——爱。开场男女主角所表露的爱意还很日常清浅——同去看演奏会,他赞她美。其实以现世的婚姻而言,这样清浅的爱已因持久而可贵。

Anne在厨房里的短暂失忆是第一个展开部。以“第一个女人”命名的Eva前来探视父母,在一通与她前夫纠缠分合的叙述后,言道“小时候每每听到你们做爱的动静便觉安全,因知道我们还(能)相爱”。俨然男女主角之间所有的是上帝创世所定义的爱情,已然远胜Eva或我等凡夫俗子纠结反复的关系。

而这样的爱却能战胜繁难敌过孤独么?初初爱上是激情,情到浓时化亲密,日积月累是回忆,少年夫妻老来伴时你是我灵魂不可或缺的伴侣。这套公式大家都很熟。激情散去就分离,亲密不再分东西,都很简单。但假使回忆被抹掉?灵魂已消逝?所谓“爱”是否只剩对躯体存在的执着被社会道义的囚禁?

求诊后从医院归来,Georges推Anne进房间——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站在门外,家庭从此已非音乐会后休憩之地反成牢笼。Anne让老伴抱着她站起来,两个人这样扶持着纠缠着不敢放手,却脚步蹒跚,像是在跳一支古怪的舞。此时前面营造的和美谐睦已不复。
虽然两人的生活看似仍然平静如初,Georges讲自己少年时同邻居去看电影大哭的故事说虽然再忆不起片名片但那种感动却永生难忘——仿佛表白往事并非爱情的巢窟而只是一个契机,一旦爱上便不离不弃。然则对于渐渐失去记忆的人那个的人来说,这却意味着生命一部分的消逝。

在Georges参加葬礼归来后,“死亡”的主题第一次响起。并不特别哀伤——因为葬礼的死者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且并没有经历一场精疲力竭的死亡,所以观礼者有的是怀念,甚至可以玩笑。
Georges是夜做噩梦——电梯坏了,楼道积水,他窒息而死。潜意识里他和Anne都知道这样下去注定是她病逝而他困死的结局。Alexandre的到访让这段小调转大调。作为Anne“过去”的一部分,亦是影片开始时的演奏者,他弹奏贝多芬的情节宛如是开场的变奏。音乐让Anne感知到生命中的美好,在房间里玩轮椅的她恢复了些许生气。

直到她的病情再度加重,不但失去了行动力甚至失去了正常的言语能力。她终日喊着”Mal”,不仅是身体上的不适,还有内心的折磨——她失去了音乐,不能安慰女儿,无法与丈夫对话,生命只剩下吃喝拉撒罢了。Eva看到她的样子痛哭失声,Georges为了照顾她失去了自己的人生与自由。

既然生无可恋,她决心求死。可是Georges不允许,这是爱的另一面——羞愧、责任、怜悯与内疚:既然说好了无论贫贱、富贵、健康、疾病都不离不弃的,不到最后一刻都不算信守承诺。我们不肯依从爱人的意愿,不愿放手,已经不再是为了对方的快乐与幸福,所有的陪伴呵护单纯只因我们自觉无法承负内心的折磨,只好求对方甚至迫对方活下去,即使了无生趣。

我正是在故事的这个阶段打过酱油:她本是地主家小姐,斯文秀丽。他是她们家的长工,高大英俊。那么巧她去上海念书的时候,他正在这个学校里做看更也是篮球队的主力。于是相爱了,私奔了。穷苦她跟他挨了,文革他为她扛了。儿女膝下,眼看最美不过夕阳红,她得了糖尿病。先是疲倦乏力,继而下脚浮肿步履艰难,然后只能终日卧床,慢慢的视力也渐渐失去。
最后外婆是在深夜里静默无声地咽下最后一口气。而这时外公早已结交了新的女朋友。母上是个极其重情的人,外婆患病时候,她坚持每周都带我去探视。偏我在那段时间里也是重症在身却不自知。当其时,我仿佛住在一个透明罩子里,从外面看不出来,却永远跟外界的温度气息隔绝着,自处在一个冰冷静谥凝固的世界里,对一切人事都没有兴趣,每天吃饭睡觉上学发呆都只是单纯在尽人活着应有的义务罢了。
于是可想而知,作为她最疼爱一手带大的孙辈,我未能给她人生最后的时光带去些许温暖,她的离去也没有让我感受到凡人应有的伤悲。直到很多年后,那个透明罩子忽一日不见了。这一段往事遂成为我无法直视却又难以回避的幽灵。唯有穿越回去把那段岁月重过一遍,竭尽所有时间与能力去陪伴安慰,才能得回人类的温度,再去爱的能力。
然而我没有小叮当。所以爱的这部分机能就此被装箱锁住藏入黑暗的隧道。不是未尝试过寻找,但是每到距离接近,就会本能地退缩——已经不知道怎么去关心去牵挂别人,如何能在他人面前坦然地暴露弱点。渴望被爱的人怕被辜负,我恰恰相反是怕辜负——没有自信能让亲近的人感到快乐与安全。
这或许也不算得太坏,奉献的修女独身的教士隐居的康德,都是与人群保持距离地过了一辈子。最糟糕的是,曾经体会过心动的感觉,那种“被完整”的滋味,每天日记做梦发呆都被占据的充实,一个眼神一句暗语一个小动作都能对话的私密。当这种感觉再寻不见时,就像失去了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我现在喝酒打字仿佛一切都好,其实左手拇指有半边没有知觉。而这一小块的没有知觉,却如一个黑洞,在每个触键的瞬间报知它的不存在。

这是本片与我特殊之处。大多数电影都是引我去做角色扮演,极少有电影反过来走到观众心里直接与某部分记忆对接从而成为人生经历切实的一部分。
Georges决定遵循Anne意愿时,他是世上唯一能懂她的人,即使她不能成句,他也知道哪个护士待她不好,也能同她交谈。他们都知道继续拖延下去只会让她耗尽仅剩的美好回忆仅有的自尊骄傲。鸽子又飞进他们的房间,这次他捉住了,他在写给Anne的信里说。生活的水声再度出现,Anne喊Georges穿上鞋去看演奏会。他们都解脱了。
个人反倒觉得这是很温暖的结局。抛弃其实是更便当,也是世间更常见的做法。无论是执着到底还是主动结束,都要求心心相映的理解与信任。结束前那个“很不愉快的夏令营,我和妈妈用明信片交流的小秘密”是Georges表达的懂得和他对这份懂得的信任。

各种充满象征意味的因素,精心布置的桥段,但是因为人物的平凡,情节的细致,节奏的控制,使得我那个“穿越”的假设不再是虚幻而在影片中呼吸着,我可以透过Georges和Anne去演练穿越后的故事——可真有信心去做足那些陪伴功夫么,可会被时间磨去了耐性与温存?一遍一遍一遍……直到最近方才确认:应该是可以的。

之前许多年,我每每在除夕祈祷——求神让我变成更好的人。不知道“更好”的确切意思是什么,只希望内心某个地方可以被阳光晒上一晒,才敢堂堂皇皇地面对自己。今年终于可以祈祷些别的了。求神让我遇到能另我变得更好的人——温柔专注平和坚定。阿门

说好的观后感——Intouchable

就这片儿,姐很pf自己的眼光——够三俗!居然在片子刚上的那一周就看准了伊的黑马潜力,硬是口水滴答的把一篇月经帖给拉扯成了“特映篇”……结果丫也很争气——就拿下去年度法国票房冠军了(主要追在后面的还是丁丁,哈利,船长和暮光众)

要是让姐放开来写,保准生出一篇跨种族跨年龄跨社会地位的基评。结果要姐板起一副假模假式的正经嘴脸,就只能生出来下面这样的东西(看不全图的使用属性大法)

新的一年我们从有爱的话题开始吧,比如成人玩具神马的——Oh my god!

某次餐会的时候老板说起登在报纸上的一则“健康启示录”——活到100岁的秘诀:每天吃一块黑巧克力和做一次爱。女同事A立刻反问“这一次是以推倒算,还是以高潮算?”老板想了想“该以高潮算吧”同事A耸肩“难怪女人比较长命,当然前提是不要把高潮指望到男人”。众人笑倒。
后来在某部电影里看到相似的场景:一对男女为了合法领养小孩扮作夫妻,期间要通过夫妻问卷测试,其中一题是两人的做爱频率,因事前没有套好招,男方的答案比女方多了近两倍,审查官问这是怎么回事,女方灵机一动,答说“他那是按推倒次数算的,我这是按有高潮的次数算的。”观众笑疯。

某一方没有获得高潮的推倒过程,不能算是做爱,甚至不算是交配,叫做操·逼——by某友人。

到姐这个年纪上,身边来往的少女少而熟女多。结了婚尤其是生了孩子的女人,什么都讲得,皆之姐平素积累起的口无遮拦,没脸没皮,不judge私事的良好形象(?),不知不觉得成了魔法师版的万峰老师,听些“我男友不肯割包皮”或者“我男友懒得做前戏”亦或“我男友说不用戴T只要不身寸在里面就不会怀孕”之类让人暗中大翻白眼的事体并给出“休了他”“休了他”或者“休了他”各种的(?)建议。

有一次出奇了。一位已婚多年且育有一子的女性朋友在谈话中突然头一歪,问我——到底高潮是啥样的?姐低头看自己的咖啡杯里多了一口新鲜热腾的血啊有木有!然后在伊拉结婚纪念的时候,姐送去一样,咳,女性专用的玩具,并贴心附赠情趣润滑油(每次VP上有十八禁的玩具出售,姐都心痒那个难耐,要不是身为无产阶级,只怕早该囤一屋子了)。结果丈夫大抓狂,认为姐这是在无情无理无故地嘲笑他的x能力。无情么,是的。无理和无故?!你说你一个功能性上且不如杜蕾斯小粉兔的人类,为毛要浪费时间和精力跟你做活塞运动吧,咹,有这闲功夫干点什么不强。姐认为自己整个站在道德和理性的制高点啊!

然后,男生那边就放出以下这样的话了:女人不应该承认/享受/追求性快感。shame on you!教坏了我老婆教坏了一切雌的花花草草。

voilà,以上这个发生在21世纪中国高级知识分子(有鉴于大家都是硕士,可以这样算吧)间的段子,就是本片的背景——除了,这是在英国伦敦,哦还有,是在维多利亚时代,就是那个微生物学还没有被广泛承认并运用到医学中,治病主要还是靠放血的在科学和思想上离中世纪更近离现代更远的时代。
当时的欧洲女性有一种病症被称为“歇斯底里”的毛病,主要症状类似更年期综合症,现代一看就是荷尔蒙不平衡造成的,当时代虽然没有这种说法,对应此症却有一种格外有效的极为特别的治疗手段——这个手段现在仍然是存在的,只是它不再作为正经医疗方式,而是理疗(?)的一种,叫做——私部精油按摩(本片乃取材于真实事件改编,really!)
在我们看来,它当然有另外一个更为人熟知更简洁明了的名字——“手·银”(那啥,错别字是必需的)。可是尽管这种银跟那种银之间的关系如此显而易见,甚至我敢担保在某些医生的case里应该就是心照不宣的,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公开的大声的说“这些女人根本没病,她们只是性爱不足罢了”

因为,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女人不应该承认/享受/追求性快感。shame on you!

剧本将这一不小心就会滑入三俗深渊的故事,以轻喜剧的形式承托着,包之以维多利亚风格的克制外衣(男主角对Emily一见钟情,对Charlotte日久生情,除了最后那突破的一吻之外,始终保持《理智与感情》里那一套绅士淑女范儿,精油按摩的过程也主突出喜感而避免给人以色情感),还结合上女性主权的声张(当时女人尚没有投票和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微生物学对中古医学的颠覆,和自由恋爱的HE,突然猎奇的色彩大减,而变得有主张——丢掉“歇斯底里”这种可笑的女性专有病症,承认女性与男性在活塞运动中享有同样的要求高潮的权利,既是科学思想上向理性的迈进,亦是两性平等这一社会思潮的第一波。
第一台女性按摩器的发明者Mortimer Granville(本片真的是取材于真人真事的!)在影片之始就被塑造成一名“进步青年”,向顽固不化的老医生大讲微生物,在科学思想上他已经是个pioneer,当其时阻挡他名留人类史的主要障碍是在社会思想上他仍旧是保守那一派的。直到撞上激进的Charlotte Dalrymple(Maggie Gyllenhaal在片中演得有点过了,确实有点神经病)。是这两种思想上的共同解放,才诞生了这台挽救了诸多从事“女性歇斯底里症”治疗的医生的双手,同时亦为诸多——无论是否“歇斯底里”的女性——带去福音的仪器。

据统计,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受欢迎的玩具。人人都值得拥有哦,亲。上字幕时别走开,带你浏览各代按摩器哦,亲。结了婚还不知道高潮为何物的亲们,咳,各大购物网站均有售哦。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戛纳的孩子们之——Polisse

well,年度总结了。十大普通青年佳片,十大文艺青年佳片,十大2B青年佳片。大家都爱跟十干架,姐特么不是很喜欢这个数字,就算了罢。努力把本年度戛纳上的片儿尽量写一写,总算纪念姐好歹也去过一遭,还拿着记者证的干活。

本年度的戛纳其实是个孩子年,放开《生命之树》这种扯皮都扯到火星拉不回来的不提,还有《单车少年》涉及青少年犯罪,Michael从施害者的年度侧写恋童癖,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从母亲的角度侧写反社会人格,Polisse从未成年人专案组的警察们的角度侧写众多涉及青少年及儿童的案件。The test of the morality of a society is what it does for its children(by Dietrich Bonhoeffer)。戛纳成了听证会,惊堂木一拍,深渊开启。

以上诸片中,后两部于个人较敏感。所以一直拖延,找各种理由不去看。尤其是Polisse,除了私人故事之外,那位女导演Maïwenn Le Besco在戛纳得奖后那说两句喘两声以为风情无限的做派让人生理厌恶。你说说你毕竟是Luc Besson的妞儿,好吧是“曾经”,但是仍然……你这行径让人开始怀疑LB的品味啊(他喜欢暴牙款倒是大家一直知道的)。

诅咒巴黎的七点半!再怎么厌乌及屋的也只有这部了。法国报纸称本片是“对于恋童癖的狙击”,但实际上片中所涉及的案件形形色色,从父母让未成年的孩子工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法国16岁即可结婚,但需要监护人的同意),到SDF的孩子需要片瓦遮头,父母对孩子暴力式的惩罚,还有未成年人之间的罪行如斗殴、强奸,甚至有孩子投诉父亲重婚的。当然占大部分的仍然是成人对儿童的性侵犯,有无心的,比如父亲在帮小女儿把屎把尿的时候过度触碰其生殖器,有无知的,比如母亲用幼子生殖器的方法让他“安静下来”,当然占大部分的还是故犯的,祖父性侵亲孙女,父亲坦承喜欢“睡我女儿”,体育老师猥亵学生。

虽然早就知道,早就见过,这样形式的变态,还是作呕。

如果拿其中的一个案件作为主线,铺开受害人一方的主线,从搜证取证到结案,会让这部电影powerful许多,许就真的能“狙击恋童癖”。可惜,在影片中,这些未成年的受害者,只是警察蜀黍阿姨们漂亮的陪衬。看完之后感觉影片对警察们的私生活反而更有兴趣。略为添加一二,有助于让影片中的警察显得有血有肉生活化,有助于加强影片的真实感,但是秃男的夫妻矛盾,黑男的家庭危机,眼影女和小帅哥的婚外情,金发女的离婚杯具,马尾女的厌食症问题,甚至就连对情节基本无作为的酱油女和酱油男也要被安排“酗酒”和“观点过胜”的特性。这家长里短的,要拍成警匪电视剧才足够展开了。于是难怪片中各位警察除了问证词的部分,其他时间正经讨论案情和部署行动的时间还不及他们朝彼此大吼大叫的功夫的十分之一。

作为一名“天生自恋难自弃”的导演,在前两部电影因过于“自我中心”而引致批评之后,这次暴牙美女(谁说她像莫文蔚的我做小人扎死你!)终于稍微低调了点,在影片中饰演了一个沉默内向的摄影师,成为黑男家庭危机的终结者。不过请问,这个编制外的角色究竟有毛用处?她和黑男眉来眼去,又亲又啃的跟主题或者情节有毛关系?就连她的双胞胎女儿和她女儿的爹也要来情节里插一脚是不是撇得太远了(害我一直以为他们家也会发生虐童事件什么的)。如果卡掉这个角色,她怎么开枪怎么哭怎么偷情这些,对影片完全没有影响——应该说只有好处。
要说展现警员的压力和工作为其私人生活造成的困扰,另外那些人的问题已经够了。多这一对不多。而且这莫名其妙看对眼私奔的情节也不浪漫,根本没有调节情绪的用处。其实感情到了,根本不用这些废话的,小帅哥受害之后眼影女大着肚子去医院看他,他握着她的手问Tu m’aimes quand même un tout petit peu那一记虽然cliche,但姐哭了啊,他们俩之前的镜头加起来不到几分钟,也没抱过更没啃过,这特么的才叫效率!

谢天谢地,剧本还有偶尔离开警察的POV去展开受害者的背景故事,但因案件没有主次之分,全都是一样的流程——报案、问证、警员大吼大叫,来了又去,两分钟的背景故事然后五分钟的前景办案,夹在一众警员集体party互相调戏各自混乱的琐事里面,只是显得越发凌乱。到结尾处,马尾女Iris的纵身一跃与被体育老师猥亵的小男孩的自由体操画面剪辑在一起,本意是要说这些警察在每天救助这些儿童的同时,也被这些案件所影响,也需要救助。然则结合之前Iris为被强奸少女流出的死婴取名为Iris这一暗示性极强的情节,似乎是这团凌乱的故事中,唯一贯穿全程明确始终的,让人生出Iris才是本片主角的错觉。

这部影片找到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也有很好的想法——让大家正视社会中成人无心或者有意对儿童犯的各种过失,展示未成人保护组的警员的日常工作和一般警察的不同,及他们所面对的特殊精神压力(有很多案件,比如强奸,当受害者是儿童时,会对第三人造成更大的冲击),只是缺少一个合理的剧本去平衡这些关系。

记一部说不得的电影——某位女士(字面翻译)

Mise en page 1

有些人,你看一眼就知道是一生一世了,有些人,你处一辈子,也不过如是。姐喜欢LB,打从Le grand bleu那一眼,以童真的单纯为了世俗之外的爱奉献自我——深蓝色,就晓得共享有未说口的秘密,近乎信仰的爱,类乎癫狂的舍生忘我,极乎极限的自由。

这个题材本来是很合手的,有信仰的女性,舍弃自身的一切,温婉却坚决地向往着自由——不仅是其个人的,还有其民族的,其民族所代表的其他所有处于同样景况有着同样热望的国家民族。电影做出来,却只是差强人意——而其中居首功的还是故事本身及做配乐的那位。身为导演的LB,贡献甚微。

姐寻思,“坚决”对LB来说不是神马障碍,无论是Nikita还是Mathilde抑或那个神经质版的贞德全都具备这样的特质——她们像鳄鱼一样一旦咬上目标就死不松口,狂热地不计牺牲不吝鲜血。而“温婉”就全处于文化鸿沟的另一边了。昂山素季是佛教徒,甘地主义的拥护和执行者,不惧怕暴力亦不诉诸暴力。正是这种温婉避免了“革命”的流血,避免了种族的仇恨,读她的传记,总觉得那是一双母亲的臂膀,能在孩子危难时顶起汽车,却不会向任何人挥拳相向。很多人说,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力量——早在HP出版之前。

这种“绵里针”,就像《飘》里的Melaine,植根于柔软的内核。这似乎是LB无法参悟的一部分,在首映上他提及会晤昂山的场景,再三呢喃exceptionnelle,看完电影后我一直在想,是不是由君宪的英国人来拍这个题材,较之再三起义彻底革命并砍掉了王族的头的法国人,会来得更为和谐。

在拍一部人物传记时,最重要的是“人物”。以前LB在这一项总是完满达标的。即使是那个神经质的贞德,虽然疯癫了点,惊世骇俗了点,也不失真实感并让人印象深刻(实际上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版贞德,尤其在Rouen参观完贞德博物馆之后,历史上的那个跟电影里那个疯婆子——无贬义——简直完美重叠)。这一遭却完全失手了

首先是在“选材”上。
昂山的人生如果简单划分的话,大概是她父亲过世前后,她同母亲移居印度,她自印度去往英国留学,及她从英国返回缅甸继续昂山将军未竟的事业,这样几个阶段——女儿、少女、母亲和斗士。LB舍去了对昂山将军的介绍和素季在印度这两节,是选材上的大不智。当然昂山素季是国际名人,上过time的封面,得过诺贝尔奖,但这并不表示所有人都对她和身世背景暸若指掌。
一则她从一名毫无政治经历的普通家庭妇女一跃成为缅甸民运的领袖,民众的希望所在,需要一个有力的原因——尤其在南亚这种女性地位并不高的地方。昂山将军在缅甸独立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及他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较之他被刺杀的过程,是更需要着笔墨描写的地方。事实上昂山之名对缅甸国民的号召力如此之大,以至在其过世几十年后,仍有流亡海外的缅甸人联系素季并鼓动她回国从政。而本片中恰恰对此未着一词。让后来民运人士找上回乡探亲的素季显得非常突兀。
二则昂山素季后来所采取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方式乃是她深受甘地的影响,认为“以暴制暴”不是正义的行为。而这个契机正缘于她在印度所受的教育熏陶。像影片中这样,通过她在医院里读甘地传来传达这个讯号大不恰当——昂山其时应该对甘心的思想与理论融会于心,可以运用自如的地步了,像这种书,该是她少女时代读的。且全片都显出昂山虽然能讲缅甸语,但无论是日常还是工作上,她和乃兄都更习惯于用英语交流(他哥哥移居美国并成为了美国公民)。甚至与病中的母亲都是用英语对话,这显然不可能是因她成年后移居英国并嫁给外国人而造成的,如果不给出一个明确的成长背景交待,这样的对白语言设定也让人觉得不甚自然。

其次在人物的成长变化过程中。
本片将昂山刻画成一个受苦受难的圣女形象(the lady是缅甸国民对昂山的爱称,在西方特指圣母),抹杀了她作为一个真实人类的弱点缺失和作为政治家的智慧和眼光,因此让这个形象尽管美丽却显得苍白而遥远。
如前所述,在旅居英国时昂山素季便接济过流亡的同胞并不止一次被要求回国领导革命。但是在对社会形势做过分析之后,她基于“非暴力”的理念据绝了这些邀请。就在她探母的时候,发生了政府扫射游行学生的事件。震怒于鲜血的昂山素季终于决定建立反对党领导民主运动。这是她自称的“脾气火暴”的部分——当然是针对一名虔诚的佛教徒而言(可惜的是,片中对她的信仰也只字未提),并誓言“既然开始了,就定要坚持到底”,这是她自认“顽固”的部分。既然将这一节全都拍摄入片,为何剧本中不干脆将这个情景作为昂山从政态度转变的契机,就出乎姐的理解之外了。
而在其后的施政中,如何争取到缅甸少数民族的信任与参与,是昂山素季政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是她及其政党能在大选中大获全胜的关键——如果不将这一部分的策略计划与实施着重画几笔,而只是放出重复的演讲和到山区里收几个花环这些弱爆了的情节,让昂山素季显得像一个吃父亲名望老本的“政二代”,而非一位聪慧开明有行动力值得缅甸人民如此信赖依仗值得国际社会如此倾力相救的政治家。

即使是在昂山素季作为一名“女性”的形象塑造上也粗糙失当。
昂山人生的斗争,于外是她所向往的民主自由与时下军政之间的持久战,她需用智慧用毅力用舍身饲虎的信仰定而胜之;于内是她身为人妻人母平凡柔软的一部分与其斗士身份所要求的割舍与分离的消耗战,她需要用坚忍用希望用我不下地狱的信仰决而忍之。后一部分,在世人看来不尽近人情,尤其是在重视家庭概念的西方人看来,这也是缅甸政府攻击昂山素季的主要理论之一。
但如果对佛教文化稍有认知,便知这是大爱里的一部分:牺牲自己——生命及感情,以救世人。这跟那个“被上帝感召”而踏上英法战场的疯子贞德,其实是异曲同工的,然则LB在这里完全错过了他本来熟知的章节。昂山素季的家庭生活在镜头中显得平淡无味,尽管片中想要营造“母慈子孝,夫妻和睦”的氛围,但始终流于表面,缺少“定点”去固定那一个几个的瞬间。徒有几个拥抱几记亲吻几声“我爱你”是不够的。演员之间的对白表面化,无有生活气息,因此显得生硬造作,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化学反应。观众甚至很难定位昂山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妻子怎样的母亲。
而在另一个战场中,究竟缅甸的专政暴政糟糕到什么地步,人民不能忍到了什么程度,必须要有像昂山一样的领袖去结束这一切,也未有明确的交待(缅甸是全亚洲第二穷困的国,其政府的腐败程度也位于全亚洲第二)。军政府的愚蠢倒是有鲜活的描写。但姐始终是这个观点——如果你要称赞一名斗士的伟大,就不要去矮化伊的对手,对手越为强大难缠,伊在斗争中所受的苦难就越容易被理解,伊的胜利也就越有价值。所以诸如将军如何迷信,下属如何粗暴窝囊之类的描写点点便罢了,特意放大了将之刻画成小丑恰恰降低了昂山斗争的难度拗轻了其分量。昂山忍受夫妻母子离别的痛苦,经受长年软禁的折磨,去完成这份事业的必要性也不足彰显。

这部电影将过多的焦点放在昂山家人在国外因分离而受的痛苦,为救她所尽的努力之上。不是说Aris教授不值得这样的篇章。但是这对夫妻之间的爱情既然是基于同样的爱与理想(如Aris在片中对昂山所言),应该在他们共同的生活中细细涓流,而之后的斗争重心还是放在本片的主角上为佳。诺贝尔和平奖可以作为一个政治筹码出现——但前提是影片得先行铺垫昂山生命堪忧的情节。否则这就变成一部没有重心的流水账——既无核心情节和可期待的高潮亦无具像人物与可信服的细节。

选择杨紫琼出演女主角应该是个无奈中的最佳选择——国际上似乎没有知名的缅甸演员,缅甸国内也未必有年纪形象均适合英语又好又敢出演此片的演员,同理,中国大陆的女演员也排除在名单外。台湾与香港的较少这样的气质。杨紫琼是马来人,无有什么政治顾虑,英语既好,形象又接近(就不知道缅甸语的部分是如何搞掂的)。只有一个问题,她的表情固然比那些脸都注射得僵硬的女明星来得自然,奈何神态过于锐利欠之和平温婉,有几场泪中带笑的戏,表情做得太过戏了。而且她的英语,那个口音不是什么问题(昂山说英语一样有口音),语调却缺少情绪的表达力,加上那些无力的台词,更显得不入戏。
至于饰演她丈夫的David Thewlis——姐如果说是Lupin教授,民那是不是会感到亲切点。就剩下挑眉毛这一招了么……你是多想说明自己是我家教授是好基友吖!总之,这是Lupin教授连行货都称不上的一次演出,毛感情都没看见。他扮的那个Aris教授的双胞弟弟比较有意思

最后,还是要感谢LB拍了这部电影。至少让更多人通过生动的画面更近距离的了解昂山素季的生平。即使如此粗失的选材,如此失当的组织,如此苍白的表演,都能让影院里不止一次发出咄咽之声,可知这故事本身具有一种震夺人心的力量,是如昂山一样,屹立在那里,千万种夺不去的。
LB在首映上说,他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在此艰难时刻,提醒人们,我们本性中永存的善良,莫失莫忘”(姐意译来的)。在这个欧洲经济面临崩溃的时刻,人群分成了两边,一边仍然坚持“一个欧洲”的理想,相信只要共同努力,只要通力合作,前面总有更多的和平更均的贫富,一边却认为当踢掉那些“吃空捡漏”的国家,打造一个新的“轴心国”(前无邪恶两字),自己先富起来管别人死活。

很多很多年前,姐嘲笑过鄙视过甘地的政策,认为其无有可执行性——虽然姐不是那种你打我一拳我定要踢回你一脚的睚眦必报心性,但是被人殴打却只是大声抗议“你如此做是不正派的不正义的不公正的”,在姐当时看来,根本不是什么解决之道,就算四脚着地逃跑也比这个有效率。

什么时候开始认真思考并发现这套理论背后的所闪现的对人性的笃实信任与不舍守护,什么时候开始钦佩能在“以暴制暴”“枪杆子里出政权”为主流潮流的时代能提出并执行并坚持到底的凡人。
不因要报复他人而弄脏自己的灵魂,不因要取得胜利而恶毒自己的心肠,这样在战胜那个我们所决意要推翻的人的时候,黑着心毒着胆的我们已经变成自己曾经的敌人,这个世界并不因这样的胜利而美好起分毫,只是换了一群人去充当恶人。这是大的智慧,只是要真的实用起来,需要太多勇气,几乎超出了人性的负荷——我们果真自打初始就被赋予过如此的善良美好么?

我们从小被灌输了太多的恨意。恨八国联军,尤其要恨日本人,恨对岸的同胞,尤其要恨民进党,恨不让我们主办奥运的,恨不给我们最惠国待遇的,恨他们。我们没有被教过什么是爱,怎样去爱,如何珍惜爱。常常遇到法国人美国人随口叫道“哦,我多爱东方文化”“我爱日本人”“我爱印度”,但是中国人除了自己之外还爱谁呢?除了自己的文化之外还看重谁呢?有人在911的销烟中高声欢呼,有人在412的地震中高叫活该,有人恨不得伊朗开战,有人恨不能欧洲俱亡——而这些并不是少数人。

你不能指望这些人爱地球,爱环境,爱与他们不相关的陌生人,不能指望他们在吃酸奶前把盖子舔干净(吃酸奶不舔盖子的都是上辈子折翼的天使)吃完之后把盒子洗干净,喝完果汁后把纸盒剪开洗干净,把玻璃瓶上的标签纸撕下来一堆归一堆的分好,你不能指望他们为地球做这样的小事。你不能指望他们去摘免费的蔬菜和水果的时候,带上塑料袋和小竹签,在走的时候装好自己的垃圾,在遇到幼苗的地方围出小圈,把主人家提供的农具清洁干净,向主人家道谢。
即使在空气污染已经威胁到自身健康的时候,他们也只会大声抱怨,你也不能指望他们自觉去拼车,自觉使用公交系统减少私车出行,更不要说自觉使用单车。因为这样他们觉得不便利。他们想要干净的空气,又想要便利,这鱼和熊掌,怎么可以得兼呢?容易,叫其他人不许便利就是了。牺牲都该是其他人做的,好处都该是自己享的。
谁是其他人呢?除了自己利益集团之外的全是“其他人”,他们对“其他人”无有感情,是以不用去管“其他人的死活”,故此我做的毒豆芽我不吃便是了,管其他人会不会毒死,我产的毒奶粉我不喝就是了,管其他人会不会受害,我拿地沟油做的菜我不啃就是了,管其他人有没有健康。做毒奶粉的是做毒豆芽的心中的“其他人”,做毒豆芽的是炒地沟油的心中的“其他人”……当所有人都觉得“其他人”可以尽皆害死的时候,这个世上便无有好好的活人了。

所以你不能指望他们做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的事情,C用完全放弃的语气说,他们觉得全世界都欠他们的,他们无论得到什么都是应该的,不应该举手不应该劳,不需要感激更无谈感恩,而自己吃亏是绝对不行的,甚至让别人占了比自己更多的便宜也是不行的,让别人占了自己的便宜去则是天杀的不行。
我们应该是最懂这种心情的人,不是么?我们曾经是其中的一份子,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妄想这些人会在一夕之间改变,我们就最好不要了,你我皆非斗士,光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精神才学会去明辨去相信去爱惜,我们没有这样的坚强去面对这些幽灵。

虽然没有丝毫陷入那场“我们恨棒子”的疯狂热潮,但我也曾经掺和过痛恨并进而欺负与政治与其先辈的行为完全无关的无辜的日本留学生……恨,毕竟是这样容易的,太过容易。毁灭总是比建造来得容易。而吾辈如此脆弱的灵魂,感谢有甘地有昂山素季的斗争并胜利,感谢有“始终向往自由”的LB将之拍成电影。

timing错了,一切都错了

法国电影景德镇的观众未必熟悉,但这位导演兼男主角大家应该一眼望之有“似是故人来”的亲切感——Mathieu Kassovitz最著名的身份乃是“天使爱美丽”宿命中的那个男主角。

一年前以Les petits mouchoirs被姐激赏的《两小无猜》的宿命男主角,以Monsieur Papa迈入导演行列的《欢迎来到北方》的宿命男主角,这些向导演之地进军的男主角们,无论是偶像派还是实力派的,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优秀的电影环境对于电影人才的成长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沉重亦或温馨,他们都没有选择“浪漫爱情喜剧”这条最轻便的路,而表现出“确实有话要说”的诚恳态度;圆熟亦或刻板,最后呈现出现的作品都具备清晰的故事,鲜明的人物,突出的主题,克制的表达及一些闪光的时刻。bravo

而在上述这些宿命的男主角中,MK是最早一个执起导筒的,尝试亦最多样,“才子”的头衔更牢靠些,拿出来的作品也自更扎实。这部电影虽然是以第一人称展开,从头到尾保持了Philippe的POV并无些许离开——这对于表现复杂政治环境下的矛盾对立并不是非常有利的手法,但在讲述的过程中的感情都被克制压抑到背景之后,在前台进行的仍然是明确的,毫不含糊的,步步紧凑的故事。没有过多的受到主角情绪或者主观视角的左右。透露出雄性的气质,亦切合男主角的身份——军人。

Philippe最后选择的过程没有什么天人挣扎的特写,选择的结果也没有戏剧化的逆转。一切本该如此,现实如此,真相如此。他完成了一个军人的职责和使命。而MK在突袭战中那个随Philippe的呼吸伸缩的主观镜头,和在枪林弹雨中自始至终追着Philippe,一时侧拍他痛苦的表情,一时以他的视角查看散落的尸体,以一种更为含蓄却不失力度的方法表现了主角在做出如此决定时的挣扎。比起直现血肉模糊的场面,直面一个克己正直的人受到这样精神上的折腾,让姐产生参观Soutine那些“失画症”作品时不自禁冒冷汗胃抽搐头晕胸闷等一系列生理不适。MK丰富的表演经验亦助他与敌首最后一次对话中以恰到好处的表情——只一点点眼神和嘴角的变化,让这场背叛显得如此无奈。至少观众们都知道——他尽力了。

潜伏在幕后的政治背景并没有太多深入的介绍。其时是88年,密特朗和希拉克大选公投的前夕。吾辈其时尚垂髫游戏,对此当然一无所知。但电影中以电视辩论,Philippe与丽舍的几次电话交涉,及他与同伴敌首之间的对话片段,吾辈也知道了大概。和MK的表演一样,点到即止。

今年又是大选年。左岸从去年开始就卯起来为左盟授旗呐喊。欧容的《傀儡》重现了刚刚开始“国家社会主义”的自由黄金时代,Hors-de-la-loi则是一群阿尔及利亚裔的电影人全力批斗了助戴高乐重新掌权的对阿战争,Le nom des hommes甚至请到了在2004大选中本来被认为“毫无悬念当得大位”的若斯潘客串(最后让若斯潘大热倒灶的正是希拉克)鼓吹“均平富”的左岸自由派终极理想。

在以往,姐绝不小视电影的宣传力量。只是今年的时机错到不能再错了。要“达”才能“兼济天下”。恰遇大选的关节,欧盟经济惨淡前途未卜,谈什么“普世之人性”什么“自由平等博爱”都是扯谈。法国人更关心自己的饭碗。今年外国人的工作签证进一步紧缩,退休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政府声称要提升增值税,社会的最大关注乃是经济问题。就像上次大选一样,无论表面上主流思潮多么的“进步”,最后的赢家还是那个“能赚”的。萨科奇这一任下来被骂得狗血淋头,但法国经济至少是撑下来了,如今欧元岌岌可危,“一切推倒重来”“踹了那些扯后退的国家”之类的议论甚嚣尘上,可知铁腕狡诈和排外又会主宰投票箱。

理想主义,人道主义,能当饭吃么?

The Artist首映/BHV是个crazy的地方/耳屏里的淋巴之类的

硬挤去The artist的首映除了观赏男主角之外,也是想感受一下非cinephiles对于黑白默片的反应。

我们在戛纳看的是最后一场the artist,观众中记者的人数未必占到优势。而不远千万里来到戛纳,成天成夜站在厅外举着牌子要票的这些,全是天涯知己,亦姐钟爱戛纳的理由——就好像收听snapecast或者上仙流的论坛,和一群有同样爱的人在一起,即使互相不认得即使只是一起坐在一个厅里黑暗中默默地看完一部电影,亦有一种“并不孤独”的幸福感。

然则cinphiles么,多数看过默片。卓别林,党同伐异,战舰波金号,诺斯法拉图,安达鲁之犬,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等类的简直是必带装备,此外每个人应就个人口味还有零食若干。譬如姐就不怎么喜欢卓别林,却热衷于搜罗Abel Gance,曾经最喜欢的默片是《科学怪人》(后来让位于Napoleon)。
总之,在戛纳厅门口排队的这些人中抓几个出来,有默片观看记录的那才是正常的。非cinephiles的观众就很难得有这种机会了(现时代除非专门去找,不然是没有看默片的机会的)。我娘似乎跟我一起看过20年版的《科学怪人》,我不记得她反映如何。

而电影院是个很奇妙的场合,似乎当人类开始形成“密闭空间内群聚安静地做一件事”的情形时,似乎脑电波会形成“共振”,每一种情绪都会double再double(这就是姐习惯了影厅之后不太乐意用电脑看片的原因)。当一群有默片经历的人聚在一起,自然会形成一种和谐的观影氛围,然则一群大多无此经验的人待在一起,却会散发出什么样的信号?

这个,才是姐不辞辛苦,死乞白赖凑去首映的原因。

法国人总体都算和谐。该笑的时候笑,该惊的时候惊,最后热烈鼓掌。仍然是凝聚稳定而整齐的电波,令处在其中共享波长的人感到舒适和愉悦。只是就比戛纳缺了那么点沉醉,少了那么点激动。果然,观众是很重要的吖……如果周遭的观众都跟自己脑电波不同的话,应该会莫名有种尴尬而散乱的气氛吧。

Jean Dujardin这次真是本色出演了。本人在现场跟电影里的George几乎零差异。反应机敏,爱讲笑话,喜欢自嘲,而且释放出一种非常容易亲近的讯号,似乎是那种相处起来会全无压力的sympa大叔。

在戛纳时候真觉得黑白默片没什么吖,实话说回到一般环境下还是对于跟人打赌“本片必为今年票房冠军”这件事挺有压力的。Jean在开片前就问“现场有人害怕看黑白默片的吗?”我周围坐的是一群看样子在念高中的小盆友,有人就果断举手。这种影片形式果然还是有距离感,要不是之前媒体口碑一致的好,首映大概也不会爆满成这样(四家ugc的最大厅提前三天都挤爆,法国人这是什么样的精神……病啊)

-------------------------------------------------

周五又要去上课,检查了一下装备。发现有蓝色的水粉没有了,而姐shopping美术用品的网站上几款缺货,等到货补齐势必赶不上开课时间。于是想着去店里买,因品牌是指定的,心想大店较保险,就选了rivoli的BHV,也是没逛过,好奇。

结果……姐错了!去到之后才发现法国人真的很热衷于“美化生活环境”。这家店的-1层特地用于“木工用品”不说,1层的loisir里总归什么画玻璃用的,画陶瓷用的,画织物用的,画木头用的,各种笔各种颜料各种工具,五花八门,看得姐都快耳水不平衡了。找到人家店关门都没找到老师指定的水粉颜料,我勒个去啊!

明天直杀去louvre算了

-------------------------------------------------

这两天鼻涕消停了,但耳屏里肿起了一块——发炎鸟呃呃呃呃。本来想说不去管它看会不会因感冒好了自已消掉,结果伊越来越结实,只好灌消炎药……你毛的为什么要肿那个地方泥?!姐知道自己小时候得过中耳炎,姐已经很注意了好么,你还给我发炎!

La guerre est déclarée

 一开始把这片儿和即将要上映的un heureux evenement给搅混了,直到孩子生下来还在琢磨“这怎么回事儿呢,和预告片儿放得不一样啊”<–可见最近大脑受损着实不轻。

编剧Jérémie Elkaïm和大他10+岁的导演Valérie Donzelli曾经是恋人,出演少年Adam的演员Gabriel Elkaïm便是那段相爱岁月的见证。分手后仍然合作无间的这对男女联手写下的这个故事,是半部自传,所有人物都各安各位,把曾经历过的心路一一表白,贵 在真实。

比如Adam刚刚出生的时候时常哭,Roméo嫌孩子太吵,Juiette(法语是这么拼的啦)一味惯溺,最后两个拉扯着去找儿科医生。我们 这一代人这样勇气十足希望满满最后却手足无措的并不在少数,我也是“责任心欠缺症候群”当中的一员,每次跑到国人中间时便被批评“沾染了法国人的不良习 气”

去年回国,某着一件男版的军大衣,长皮靴破牛仔短头发,不施脂粉,被母上一度数落为“难民”,并押去重置了一身类韩剧的行头,逼去相亲,席间 跟人竟因政见拍着桌子吵将来,吓坏一旁围观欧巴桑。返回巴黎后把头发剪更短,脾气养得更坏,问及终身大事便“随缘”两个字。母上惊疑不定“法国不是很浪漫 吗?”

嗯,浪漫啊,既浪且漫。

所谓浪者不会因上了床因生了孩子就要结婚就想定下来,Adam做手术的时候,Juliette还是向人介绍Roméo说“这是我孩子的父亲”而不是“我的丈夫”——两个概念来的。而Alex向Juilette的爸爸自我介绍说“我是Roméo妈妈的太太”(好拗口)
所谓漫者不会因孩子得了急症不会因治疗短了积蓄就要挨苦就放弃私生活。Roméo欠卡账还不出,被银行询问开销,答说“因为我更喜欢吃馆子而不是自己在家做,因为我想送礼物给我女友”,绝口不提孩子生病的事。

这种看似没心没肺的背后,也有眼泪有惶恐有手术前对执刀医生的猜测对手术结果的不安。让他们显得像普通人,像我们曾经帮助过的朋友,而非我们在屏幕上见多的那种无私的伟大的父母。
电影中有一幕是Juliette因工作故事Adam到马赛作脑部扫描,确诊有肿瘤之后往巴黎打了电话,一夜之间家人全体赶往马赛,朋友义不容辞地接下接送来往和粉刷房子的工作。
人情中的温暖,这样反倒比倾山倒海的伟大来得熨贴。在医院陪孩子之外的时间里,J和R烟照抽酒照喝舞照跳。所谓“战争”,并不只“战胜病魔”,也是“不要让意外战胜了生活,不要让困乏战胜了爱”
这是法国人的生存之道。

J和R最后还是分开了——无论他们的孩子有没有得病也许都会是一样的结果。而可贵的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他们仍然会一起出现在他身边,尽到父母之责。

某很理解这片儿在法国大卖座的原因,就像新浪潮的格言,Truffaut的名句——电影来自于生活,但比生活更好。
不过对于本片的配乐某实在觉得有点头痛,女主角那条白色裤袜配学生配也闪瞎了某的眼,中间冷不丁唱歌的桥段冷得让某在电影院里下意识地环住胳膊(这种无意义的KTV乱入是在向戈达尔致敬还是怎么的)……
以作者派电影而论,需要以旁白顺剧情和介绍人物的方式也不甚高明。细节固然出色,整合上还欠考量。这对前任couple接下来似乎又要再度合作,如果上p4c的话,某应该是会投的。

自在还是存在,这也许……可能,是个问题吧——Tomboy

原本是决心在前往戛纳的阳光海滩之前调整一下作息时间,把自己养得略微能见人些的,挣扎良久还是熬不住奔去了首映(嗯,居然有送海报,导演给你好评哦,亲!)。早前在电影院里看到预告片虽然煞费苦心地始终捂着本片的中心plot,但对于我这种陈腐极深的人来讲,片名已经是最大的剧透(于是不知道Tomboy是什么意思的童鞋请回避下文)

这样一个题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Boys don’t cry的萝太版,但或许是文化习惯的差异,同样是女性导演,Céline Sciamma的主角是一个尚未发育的孩子(他们到哪里找到这么瘦的小女生!),于是自然或者说是刻意地避开了此类型影片中时常——应该说是一贯——因性、爱与婚姻等在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网中或是在沉默中内伤更甚者在暴发中伤中的成人的烦恼。

而跨到“青春期”这条境线的另一边,导演想提到观众面前,想四顾环问的,并非是一些人“顺理成章”所想到的为什么——为什么一个女生会变成男生。在这部电影里,没有这个“为什么”,这是“自然而然”的,是一种“选择”。
影片的一开始,首先进入观众视野的就是主角(我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因此不会称其为“她”)的短发在夏天的绿荫中飞驰,自由而欢快。自此之后,镜头始终停留在主角这一边,看伊和妹妹玩耍,跟伊一起打量镜子里那个小瘦身板是否能冒充成男孩。温馨的家庭氛围,真实的居家生活,再加上一个可爱的妹妹时不时带出的小幽默,不知不觉中观众已经进入这个设定中成为伊的共犯。不仅接受了这种“自然而然”,而且随着与这一群孩子关系的深入,也越来越害怕伊被揭穿。从踢足球时的些微担忧“就这身材应该能混过去吧”,到游泳时的步步心惊,明明只有家长里短平凡琐事的生活片段简直堪比惊悚片——姐姐看恐怖片都没这么捂着小心肝又咧嘴又捂眼的说。

我们都知道,被揭穿只是迟早的问题,于是影片越近尾声那一份本该童真趣致的欢乐就越让人看得牙涩。

所幸揭穿时并没有暴力。因为这还是孩子,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不过一起踢球打架游水,顶多就是和隔壁的小女生牵牵小手亲亲小嘴,全都可以被原谅的。大人究竟说了些什么,怎么解释如何道歉根本不重要。在这个可能会被某些导演极用来煽情催泪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只同主角待在一起,对那种大难临头的滋味感同身受,多想伊能逃过这一劫。
不幸,也正是因为没有暴力,在许多同题材影片中集中在“外因”上的焦点变成自我拷问。正如妈妈说的“我不在乎你假装成男孩子,但是就要开学了。你难道能装一学年吗?必需要告诉他们事实。不然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还有别的办法吗?你能跟男孩子一起踢球,能跟男孩子玩角力,甚至真的跟妹妹所幻想的“哥哥”一样为了保护她而跟人打架且打赢了,又怎么样?你能站着尿尿吗?再过几年,你还能把T恤脱掉光着上身去踢球吗?你还能用一根橡皮泥混过去吗?(嗯,至少要塞袜子了)。你生理上是女生,这是事实。你觉得自己是男生,这也是事实。即使亲人呵护包容,即使朋友不计前嫌,我们的自我认定,总无法抵抗这个社会既定的规则。而到长成时,我们的自我认定里面到底有几分是天生带来的,有多少是社会附加的,已然浑然不清。譬如男生穿裤子女生穿裙子,譬如男生是蓝色女生是粉色,譬如男生有男生的名字,女生有女生的名字……可是我真的非得在晚会上穿裙子吗?我真的非要买粉色的hello kitty吗?我真的非被人叫这个名字吗?

我不自在。即使对自己的天生性别并无抵触,然而这个世界对女生使用的某些规则,仍然叫我不自在。而我忍受了这些样的不自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被人当成正常的礼貌的有规矩的存在。是因为绝计没有别的办法了,还是因为对自己究竟是谁,自己天然的选择不够清晰与坚定所以才自投罗网?

在影片的尾声处,林间的风声似乎给了一个答案,主角将连衣裙挂在树上,回到伊自己喜欢的打扮。而在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因自我性别认定而导致的羞辱后,Lisa如伊拉在影片开头初见时一般重新问了一遍“你叫什么名字”,回答”Laure”这个并不由自己选择的名字后仍然是Mikaël的笑容,配合意味着“新生”的小宝宝的诞生和片尾曲Always,导演还是比我乐观。

PS:小妹妹太可爱了。不仅在Lisa找上门的时候随机应变,而且还在跟同龄人的奶声奶气中一语道破兄控的天机,还会跟父母玩“瞒天过海”……萌屎人了~~~把姐姐的母性都萌出来了。

de vrais mensonges

有多少同学是因为Tautou去看这部电影的呢(举手ing)顶着一头俏皮卷发踩着鲜红踝靴一身黑色短裙的Tautou果真当得起男主角这般浓郁的情书表白。

本来看预告片还是个很有希望的本子,阴差阳错的误会,母女跟一个男人的纠结,鸿雁传书,这些本来就是法国电影擅长的浪漫喜剧路线。而且电影的背景并非设在巴黎,外省的明媚景色和宁静生活本来也能带来一丝清新味道。不过曾经拍过cible émouvante(英国版的wild target就是翻拍此片)这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翻拍的经典喜剧的Pierre Salvadori这次感觉似乎是江山已暮,跟不上时代了。影片的笑点自然还是有,不过全剧的人物都过于平面化,女主的形象未及深入,女主她娘的转变缺少说服力,两个女配角处在一种要交待不交待似有可无的地步很是尴尬,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变化缺少一个层层递进的高潮,加上剧中人物的穿着和室内装饰,倒颇有几分不咸不淡的“乡村爱情剧”的味道,全不见预告片给人期待的那种明快和跳跃。要说最可看的一段还是男主和女主他娘约会的那部分吧。

哦,女主叫Emilie

不过这片值得推荐给对法语有兴趣的同学。虽然女主的个性和背景缺少立体化的介绍,男主的背景倒是因为本片的plot以情书为主线所以特意强调了一下。Emilie在知道了男主的学术背景之后觉得不舒服想解雇他,理由是“现在我一开口跟你说话就在想自己是不是有语法错误”然后就开始j’en ai fait?j’en ai faite?地纠结上了(囧!)。之后去拜托男主也是vous pourriez……vous pouviez….…地举棋不定(男主告诉她两个时态于当时皆适用)……于是可想而知这片的对白都很优雅,男主讲话是绝对没有语法错误的=,=

法国应该是拍最多因信而生情故事的国家了吧。远有《大鼻子情圣》近有《优雅的刺猬》。如果说一个国家的电影多少反映了该国的文化趣味的话,不难看出文学在法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如果有心统计的话,故事主角因为文学或者艺术品味而相互吸引,完全无视年龄身份工作等等差距的,在法国电影中的比重是非常非常高)。
不过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人曾经做过调查,男性和女性当中写情书,收情书和因情书而倾倒的比率都是多少。就个人代笔的经验来说,女生似乎是很容易被男生的敏感,热烈和才华打动的。而男生那边,有一次我咨询“男生喜欢收到怎么样的情书”,该男告诉我“写上你的年龄身高体重三围就可以了,噢,最好再加一张照片”……
于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国确实一个很女性化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