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

智商高,机遇好,整体看来的成功标配却总能在每个路口上成功回避。有时候自己也觉得挺好笑的,然而我对这个世界的最终诉求总是“平安死去”。最低苦痛最少回忆才是本人追求的。

改变这个世界,影响这世上——至少是一部分的人——当然是最好的。在临死之际确信自己曾留在足际——思想的辩证的足际。但着实太累了。本能回避那些叫人心身一疲的事业

于是习惯了总是在某个岔路上出差错,就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好背弃现实的玩法。我知道一千零一种毁掉自己的办法——其中不包括一百一种精选自杀方式。

然而这个世界就这么奇妙。一件接着一件就能来得这般巧妙。虽然是自己没有计划的,甚至是抗拒的,却就此一步步走上了回程。

一面屯积一面焦虑的书本们面临一次的解决。因为交流障碍而不愿面对的房东就站在门口。

父亲那边 ,仍旧无解。大约还是会保持以往的礼貌关系。母亲这边,退休拆迁远行……至于自己么,这段时间常做些古怪的梦。婚姻与后代也是认真想过。可惜仅止于想想而已。

一两次罢,也问过自己,世上走一遭不是该体尝所有的事?之后即给了否定的答案。这世上已经有那么多事是知道却并不想亲历的——烟,毒品,割脉。很多事,不足以为一时好奇支付代价。

易燃才易爆——摔跤吧!爸爸

p2401676338

摔跤吧!爸爸

这个中译名显然是凑《翻滚吧!阿信》的同款。其目的不明。因为在我来看,《阿信》与其说是体育片,应该更接近传记片。

 

曾跟一位小伙伴闲谈“体育”这一类型片的格式和要素,以及中国作为(至少是国际赛会金牌数量上的)体育大国,几乎没拍出过优质体育片的原因。

最基本的,体育片的真主角应该是运动。在运动的推进中实现主角的改变——身体上的精神上的性格上的,在比赛的推进中解决所有的矛盾——个人的群体的社会的,经由运动的特点和比赛的过程阐述主题观点——赞美的批判的思考的。

而无论是体操《阿信》还是搏击《激战》,都是反过来,主要讲述的是赛场外的故事。场内外的两条线没能通过运动项目并成一支。

《摔跤吧》也是以真人真事为蓝本,故事上却是很花心思虚构了。这部电影的主要矛盾,是爸爸“在国际上为印度拿到金牌”的梦想与女儿们的成长——他的执着到底是给了她们羽翼还是折断了她们的自我。从这一条主要矛盾上发散出了无处不在的官僚作风,和浸染社会的性别歧视对运动项目及运动员的妨碍打击。

这些矛盾,以及主角的转变,不用爱情扰局,不以伤痛转折,不经天灾不遭意外,就纯粹以摔跤来展开和解决。

一心想要儿子的爸爸在发现了两个女儿的打架天赋后不顾全村的闲言碎语破除万难训练她们摔跤。吉塔一度反抗爸爸的训练。直到输掉人生第一场比赛,她彻夜不眠期待着下一场比赛,摔跤从爸爸的梦想变成了吉塔的人生。进入体育学院后,接触到新世界的吉塔再一次反抗爸爸的权威。输了一场又一场比赛后父女和解,这时爸爸的训练和意见不再是以父权或“剪头发”的威胁强加于她,而是她自己选择的,事实上变成了运动员跟教练的关系。到了最后一场比赛,剧本索性强制爸爸离开赛场,吉塔以自己的技巧认知和判断赢下(这不算剧透吧),挑战了性别歧视,抛弃了以学院教练为代表的官僚,完成了父亲的梦想,最重要的是,实现了自我的独立。

伴随吉塔成长的是一场场摔跤比赛。摔跤不是我熟悉的运动,无论是泥地摔跤还是垫上摔跤,除了对技巧分的简短讲解外,并没有长篇大论的介绍规则与技巧,都是用实战来表现。比赛的拍摄和剪辑也保持了一个适当的度,分明了攻和守的不同技术,突显了女子轻量级摔跤的敏捷迅猛的观赏点,也不至于令观众感到夸张——其实奥运会的比赛并没有这么好看啦。

作为一部励志性的体育片,《摔跤吧》在燃点上,也是做得很够。要想燃,一是要拍出这种运动本身的美健壮烈,点出与其他运动的区别;二是要拍出主角在作这项运动时特别的美健,点出与伊日常生活的区别;三是要拍出“参与”通向“成功”之路的壮烈,点出与其他职业通道的区别。

老病选手或者underdog比较容易做出这样的效果来,所以体育片不怎么喜欢人生太过得意又得意得太早的运动员。吉塔基本算是一路顺风顺水——家学深厚,少年成名,蝉联国家冠军。能在她的故事里找到曲折,进行放大与加工,通过她的刻苦的童年(其实也不会天朝的小运动员苦)和初入国际赛场时短暂的不顺(其实她的低谷期算不得长),将她放到印度女性地位低下的大环境里横比,加上最后一摔的慢镜和BGM,硬是给拍燃了。

我原本总以为运动的选择对体育片是很重要的。好莱坞专注单人强对抗类,比如拳击格斗什么的,因为这些项目本身就热门,规则也好懂(就算不懂也不影响剧情),打得鼻青脸肿分分钟要送担架视觉上和心理上也容易出效果。

看完这片,体会到小伙伴说的,running man就是打个纸片都能整出世界杯的激动人心来(更别提节目传统技撕名牌了),只要是竞技都能燃,不分项目。本来嘛,连射箭这种静态比赛,我们奥运会也能看到high起来。燃不燃,有多燃,看的还是拍摄手法,剧本套路,还有表演态度。

阿米尔·汗在这部片里95%的时间都是胖大叔。他就为了那5%的,也不算多吃重的情节,挑战身体极限地急速减肥增肌。要换天朝,胖的地方穿个肉垫衣,壮的时候画两块肌肉再搞个CG,都解决了。就更别提女演员们的身材管理和摔跤术学习了。

把人的因素充分考虑之后,适合天朝拍的项目又很局限了,应该是不露肉技巧又不特别外露的那种。我看射击可以。

此钱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恍惚

一年N飞,没想过还会在机场遇到麻烦。又上了一课。

这遭回国赶上状态不大好。早几个月要死要活感冒了一场,然后中耳炎又复发了,接下来是脚底板受到碎玻璃的重创。加上从克莱蒙回巴黎之后的几个星期都闷在家里赶工,生活习惯被打乱,原本固定下的作息就成作废。自然而然的,该来的症状就一样不少找上门。

还加了“失眠”这一项。睡不着,夜深人寂翻来覆去就听见自己心跳越来越快,头脑发胀,真是很苦。施开自我催眠大法,“捱过这一段,等日照长了,就会好的”。

实际并没有。勉强把睡眠时间调整到了三点而已。在这个关节,飞回国,飞到小伙伴的身边飞进母上的怀抱,倒是安慰的。就是票价又叫人肉痛了。最便宜的仍旧是海航,中间要到西安转一机。后来才知道,这种行李跟人一道的转法是有名目的——叫“中转联程”。

睡眠不好的辰光搭下午的航班真就不行。飞机上自然是没睡着,撸了几部片撸到头痛。北京时间凌晨五点降在咸阳机场,魂灵已经出窍,前段时间折腾出来的脑损就特别明显——判断力低下且决断困难。从2号航站楼提出行李提溜到3号航站楼,吃了当地名菜——凉皮+肉夹膜(可惜没看到传说中的冰锋)——就蹲到电子屏旁边的手机充电站。一边刷B站一边等着12点55分飞到南京的航班check in。

一般起飞两小时前一定check in了。然而脑损的我刷着综艺节目竟忘了看时间。就这样一直等到航班后出现了boarding的字样才惊跳起来拉着行李往值机柜台冲。是时已经迟到5分钟,如果我就是光杆司令还能跳上机,加上行李就没戏了……平时旅行都是一个登山包搞掂不托运的,偏偏就要在拿大行李回国的时候给我演这一出。负责值机的小哥表示:改签去吧。

去改签时,发现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因为是中转联程,改签必须是同公司同时段的航班,即是说最快也要次日中午飞。然而南京留交会发来的材料说得很清楚:24号还没报到的就拿不到4000块的交通补贴。我当天怎么也要去南京。于是豪气地跟服务台说西安飞南京的这张机票就权当作废吧,我重买一张当天飞南京的票就是。

服务台的小姐姐表示这样不行……不行…………不行………………如果放弃不坐这段行程,那我返航的行程就会被强行取消。我逻辑上完全接受不了,自己买的东西不要还不行?!后来查知,联票机票必须按顺序搭乘是最著名的航空霸王条款之一。

跟对方一番交涉后,对方表示如果要保留返航行程不但要补齐差价还要交一笔国际变更费,100欧起跳,至于具体多少金额要问海航国际部。

当下给海航的客服总台打电话。正好遇到北京的航班大跳线,客服台忙得压根打不进去。

下一班飞南京的航班13h55就起飞,我只能一脸蒙逼地决定先买机票飞到再说。改签费785,住在西安还要算上旅馆费和交通费,第二天飞到南京的话就没人接机,得自己去到国会酒店,更别提能不能拿上钱了。而重买机票是900块。至于补差价和变更费,再贵不可能贵过返航的机票钱吧。

给我办机票值机的还是之前那个小哥,我连道“可被西安机场的显示屏给坑死了”。对方答说“你是不懂。国内的航班,只要是当天的飞机,随时可以值机的”。闻此言,如遭雷劈!其实之前我分明有看到13h40飞的航班都值机了,只要略微动点脑子就能想到12h55的航班肯定值机了。

还是下意识想要搞砸吧。

每次遇到危机,去年陷在山谷里,今年初去办居留,还有这次误航班,儿时的人格会立刻被招唤出来。尴尬癌也秒康复,撒娇装哭甚至flirting各种各样的招术都自然使用出来。等到事情解决之后,才再一次去消化“啊,我曾经是这个样子的”事实。

我其实一直是这个样子。

只是这个“幸存者”人格被本人所以厌恶,经年蛰伏罢了。她总归在那里,在急需的时候出来拯救因懒散不走心不想在乎而引发的困局。每次她出场过,一个阶段的症状就会结束,不说精神昂扬地至少能有精力去重整旗鼓。

机场一场闹腾完之后,神智也清明转,心上也舒坦了些。我甚至起了让她就此留下的念头,毕竟她是更有效率更易成功且被多次认证是更有魅力的那个,五彩玲珑的带头大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