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啊,你究竟是谁哟

鉴于语言特点,“现代诗”这个东西,真的实践到语言上,越来越有演变成一种纯主观判定似乎完全没有客观标准的东西。今天早上起来乏得很,居然在豆瓣上一个贴子里跟人就某车姓湿人的淫的究竟是否好湿吵起来。吵的结果是我对中文的自豪感降低了大约百分之三十二左右。

虽然我不太看诗,但自认有好诗还是能分辨,其实理由就跟我虽然音痴但是也能从老贝的第五里听到勇气和坚韧,第一次学画的时候就能看出同班的小盆友谁画的好谁画得不好——人类对美的东西的鉴赏力应该是天生的而且在很多点上应该是共享的。

所以这个好湿还是好诗的问题真能把人气死。倒不是吵不过人家(虽然某些童鞋之指东讲西的本领真的强大),而是觉得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居然不负责任到堕落于此,而这些人还自称文化人,自称“广读诗”“真懂诗”的人,这个国家的文化这个民族的文明简直毫无将来……

过去曾想如果某天找了外国老公,我的小孩母语必须还是中文。到现在,真觉得要是混血儿,我宁可伊先学法语了,好歹法语诗写到现在还有个诗的样子,好歹法语的书面语和口语还落落分明,好歹法语里还有vous

过去那些被人称道的诗人,不是早死了,要不然就是流落到不知道何方去了。我真要到梦里去采访采访顾城北岛海子这些离“现代诗”最近的人,这群应该算是“中国最后一批诗人”,到底对于“现代诗”这个东西,他们是怎么看的?是不是中文最后就注定是这条路,失去一切格律,单纯追求某些句子某些词句的奇巧精怪,便是“好诗”了。是不是四娘之“四十五度角明媚忧伤”是中文将来的方向?

PS:这一吵也是个好事。本来我对“诗”的兴趣不是很大的,现在真是憋了一肚子的疑问……只可惜也找不到一个货真价实的诗人来释疑……哪位童鞋认识诗人的?(我再强调一下,是真的诗人,不是现在这些一块招牌掉下来能砸死一坨的“湿人”)

这片竟然两个小时长……Stone你个坑爹啊

看完这片,我第一反应是后悔今年去Cannes的时候被当地记者采访时说期待看这片子来的。

其实片头出得就很不妙,Stone的名字出现了两遍。一般这种情况要不就是导演太自恋生怕观众不知道这神片谁拍的,要不然就是导演对片子不太有自信要拿自己的金字招牌出来撑一撑。最后我觉得,即使是看在Stone年事上,我们也应该有同情心地觉得这是第二种情况。

整部电影下来都没有一个中心plot。说是报仇吧,也只是意思意思,感觉最后就是个“顺便”而已,wall street如此著名的人类互食的现代丛林,居然半丝惊心动魄的阴谋反阴谋反反阴谋都没有。说是爱情亲情等等人类之一切美好感情与贪婪欲望之人类一切动物本能的博弈吧,父女之间,情人之间,要破裂要复合,都是两三句台词的问题,未免也太轻易搞掂。

好吧,情节和人物性格这笔账暂时算在编剧头上。但是这部电影剪了两个小时又十三分钟,搞得好像一部迷你美剧——还是《鹰冠庄园》那个时代的美剧——请问导演到底是基于神马样的考虑?还把这片送去Cannes作首映我请问这又是神马考虑?是知道法国观众平时美剧看得太少,所以打算给他们从八十年代开始补起是不是?

以前这个Michael是小M,如今伊变成老M了。保养得还不错。演的角色很莫名(其实电影一开始的我还以为他后来会心理变态报复社会呢,事实证明不是我cm看得太多了,就是编剧当下的美剧看得太少了),所以只是耍帅而已,反正他年轻时老耍帅,后来耍帅老,现在就耍老帅呗。LaBoeuf这姓氏我到现在还纠结着,不过演得还可以,算是这片里为数极少的看点之一——尤其片中演他女友的那位美眉相比。那位美眉是有背景的吧有背景的啊有背景的咧,那嘴歪的吧歪的啊歪的咧……

究竟为什么啊,我问Stone你这是为什么啊,为什么二十年搞出个这东西来?我真的不能懂啊我不懂啊不懂啊。同样今年出的,法国加拿大合拍的那部同题材的也比这强啊。你好意思么好意思么好意思么?人家法国可以从密特朗时代起就搞国家社会主义了……

我一周的幸福指数是由看电影的质和量决定的,本周看了这部电影,这个幸福指数快要降成负了的……